患者女,48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就诊。B超提示“子宫肌瘤”。腹腔镜下行子宫肿瘤切除术。巨检:碎肌性组织9 cmx7 cmx5 cm,肿块灰白,质稍软,质地均匀,部分可见边界。)

该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建议是

A:低度恶性,建议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 B:高度恶性,建议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淋巴结清扫 C:生物学行为不能确定,建议单纯肿瘤切除 D:生物学行为不能确定,建议子宫切除 E:良性肿瘤,不需其他治疗 F:良性肿瘤,有可能复发,建议随访

患者右腮腺区恶性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术区未于口腔相通。

考虑缝合后,其引流物的放置应为

A:放置引流物,局部加压包扎即可 B:应放置24~48小时引流,必要时延至72小时以上 C:暂不放置引流物,以后根据创口愈合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物 D:引流物放置于皮下即可,不必置于较深层部位 E:引流物放置可从任意方向放入,不必考虑重力和体位因素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肿瘤切除后,5年治愈率是指

A:肿瘤切除后5年,局部未复发,但有远处转移,所有病人的百分比 B:肿瘤切除后5年,病人健在的,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C:肿瘤切除后5年未复发的病人,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D:肿瘤切除后5年未到医院就诊的 E:肿瘤切除后5年,无远处转移,但局部发生结节,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患者右腮腺区恶性肿瘤,行局部扩大切除及胸大肌皮瓣修复,其术区未于口腔相通。

考虑缝合后,其引流物的放置应为

A:放置引流物,局部加压包扎即可 B:应放置24~48小时引流,必要时延至72小时以上 C:暂不放置引流物,以后根据创口愈合情况考虑是否放置引流物 D:引流物放置于皮下即可,不必置于较深层部位 E:引流物放置可从任意方向放入,不必考虑重力和体位因素

某女性患者,48岁,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改良根治术后,6个周期CAF化学治疗后2年,T2N0M0,ER(-),PR(-),HER-2(+)。右侧胸壁有1结节,1.0 cm×1.0 cm×0.5 cm,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进一步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或其他部位转移。

患者接受右侧胸壁复发结节局部切除术;病理浸润性导管癌,切缘阴性,ER(-),PR(-),HER-2(+)。 下一步治疗首选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靶向治疗 E:手术切除

某女,37岁,右股骨上端疼痛20天,查体:右股骨上端肿胀,压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片:右股骨颈及转子下溶骨性骨破坏。3年前患乳癌,施乳癌根治术。局部无复发。

局部无复发。最佳治疗方案

A:皮牵引,止痛,化疗 B:单纯化疗 C:单纯放疗 D:瘤段切除,假体置入 E:瘤段切除,假体置入,化疗

冷冻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癌肿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可使其()

A:肿瘤大小 B:减少出血 C:减轻疼痛 D:彻底根治 E:以上均是

肿瘤切除后,5年治愈率是指()

A:肿瘤切除后5年未复发的病人,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B:肿瘤切除后5年,局部未复发,但有远处转移,所有病人的百分比 C:肿瘤切除后5年未到医院就诊的 D:肿瘤切除后5年,病人健在的,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E:肿瘤切除后5年,无远处转移,但局部发生结节,占切除总数的百分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