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因“胸骨后阵发性针刺样疼痛1年,咽下食物梗噎感3个月”来诊。查体: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可能的病理诊断是(提示 光镜下该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 
A:淋巴瘤 B: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C:神经内分泌肿瘤 D:梭形细胞癌 E:基底细胞样癌 F:平滑肌瘤 G:恶性黑色素瘤
患者男,57岁,胸骨后阵发性针刺样疼痛2年,近3个月出现咽下食物哽噎感而来诊。查体见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行食管吞钡检查,有助于确定前述诊断的征象是
A:局部食管黏膜影是串珠样改变 B:未见明显异常影像,食管运动良好 C:食管下端呈光滑的鸟嘴状狭窄 D:黏膜光滑完整,食管腔外压迫 E:食管黏膜皱襞增粗断裂,局限性管壁僵硬
患者男,57岁,胸骨后阵发性针刺样疼痛2年,近3个月出现咽下食物哽噎感而来诊。查体见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行食管吞钡检查,有助于确定前述之诊断的征象为
A:局部食管黏膜影是串珠样改变 B:未见明显异常影像,食管运动良好 C:食管下端呈光滑的鸟嘴状狭窄 D:黏膜光滑完整,食管腔外压迫 E:食管黏膜皱襞增粗断裂,局限性管壁僵硬
某女,65岁,2型糖尿病史10年,双下肢袜套感3年,伴间断针刺样疼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近半年感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
关于该病变的发生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微血管病变 B: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C: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 D: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增加 E:血液流变学改变
某男,57岁,胸骨后阵发性针刺样疼痛2年,近三个月咽下食物梗噎感而来诊。查体见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行食管吞钡检查,见到以下哪个征象,有助于确定前述之诊断
A:局部食管粘膜影是串珠样改变 B:未见明显异常影像,食管运动良好 C:食管下端呈光滑的鸟嘴状狭窄 D:粘膜光滑完整,食管腔外压迫 E:食管粘膜皱襞增粗断裂,局限性管壁僵硬
某男性患者,71岁,因左侧面颊部疼痛3年入院,疼痛为针刺样,分布在左唇部及鼻翼旁,每次发作持续5~20秒钟,吃饭,说话等可诱发疼痛。口服卡马西平0.1,tid,效果欠佳,加量后伴有头晕症状。
三叉神经痛疾病以下特点中哪项是正确的
A: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B: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 C:以累及Ⅰ、Ⅱ支三叉神经多见 D:三叉神经是脑神经痛中最常见的类型 E:该病典型表现为每次发作持续1秒到2分钟 F:日常生活如说话、刷牙、咀嚼、洗脸均可诱发疼痛发作
某男性患者,71岁,因左侧面颊部疼痛3年入院,疼痛为针刺样,分布在左唇部及鼻翼旁,每次发作持续5~20秒钟,吃饭,说话等可诱发疼痛。口服卡马西平0.1,tid,效果欠佳,加量后伴有头晕症状。
患者最终决定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仍偶有舌根部放电样疼痛,程度较剧烈,考虑可能的情况为
A: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不完善 B:该患者为三叉神经痛伴发舌咽神经痛 C:患者术后半月神经节仍为水肿期,水肿刺激引起疼痛 D:患者为非典型性面痛 E:牙痛放射造成
某男性患者,71岁,因左侧面颊部疼痛3年入院,疼痛为针刺样,分布在左唇部及鼻翼旁,每次发作持续5~20秒钟,吃饭,说话等可诱发疼痛。口服卡马西平0.1,tid,效果欠佳,加量后伴有头晕症状。
如何明确何种原因造成患者残余疼痛症状
A:颞颌关节X线片 B:丁卡因试验 C:口腔科医师协助诊断 D:颅脑CT E:暂不做处理,观察2~3天注意患者疼痛变化情况
某男性患者,71岁,因左侧面颊部疼痛3年入院,疼痛为针刺样,分布在左唇部及鼻翼旁,每次发作持续5~20秒钟,吃饭,说话等可诱发疼痛。口服卡马西平0.1,tid,效果欠佳,加量后伴有头晕症状。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案中正确的是
A:三叉神经痛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癫痫药物,其中以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 B:若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可选择抗痉挛药物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C: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耐受时,可采用神经阻滞治疗 D:对于三叉神经任何一支或多支疼痛者均可选择半月神经节药物或射频毁损术 E:外科手术治疗多采用微血管减压术
明某,男,45岁。平素食欲佳,近一个月来饮水量增加,每天1500ml左右,尿量多。身体评估:身高164cm,体重75kg。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6.9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诊断为糖尿病。
若病人自诉双足趾有针刺样疼痛感,双足有袜套感,则应考虑病人出现了
A: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B:糖尿病肾病 C: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D:下肢静脉血栓 E: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