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8岁,胸痛反复发作1周,多在夜间休息时,含服硝酸甘油难以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示V5,6ST段抬高0.3mm,对应导联压低。胸痛缓解后,心电图恢复正常。

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为

A:ST段弓背向上抬高伴病理性Q波 B: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不伴病理性Q波 C:ST段弓背向下抬高伴病理性Q波 D: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不伴病理性Q波 E:ST段呈水平型下移 F:ST段呈上斜型下移 G:ST-T呈鱼钩样改变 H:ST段水平延长

患者男性,60岁,1年前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搭桥手术,此后未再发作胸痛。10天前晨起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I2,I3,aVF抬高大约3毫米。

该患者的心绞痛是哪种类型

A:变异型心绞痛 B:梗死后心绞痛 C: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D:卧位心绞痛 E: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患者男性,60岁。1年前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搭桥手术,此后未再发作胸痛。10天前晨起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II,III,aVF抬高大约3mm。

该患者的心绞痛是哪种类型

A:变异型心绞痛 B:梗死后心绞痛 C: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D:卧位心绞痛 E: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患者,男,75岁,心绞痛发作持续4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心电图示I2,I3,aVF导联呈弓背样抬高6mm,导联ST段水平样压低4μ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10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偏低,心率45次/分,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此时治疗应首先

A: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 B:静脉滴注普罗帕酮 C:应用升压药 D:临时心脏起搏 E:静脉滴注阿托品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30分钟小时,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持续20分钟左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体检:BP110/60mmHg 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以下哪些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V1~3 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1~3 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发作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轻度恶心,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体检:BP110/60mmHg 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的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V1~3 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1~3 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

某女性患者,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6mm,V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拟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10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血压80/50mmHg,心率45次/分,无晕厥,ECG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此时治疗应首选

A: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 B:静滴普罗帕酮(心律平) C:应用升压药 D:静滴阿托品 E:临时心脏起搏

某男性患者,61岁,1年前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搭桥手术,此后未再发作胸痛。10天前晨起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Ⅱ、Ⅲ、aVF抬高大约3mm。

该患者的心绞痛是哪种类型

A:变异型心绞痛 B:梗死后心绞痛 C: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D:卧位心绞痛 E: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某女,70岁,心绞痛发作持续3小时,含硝酸甘油无效来院急诊,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6mm,V1~3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4mm,偶发室性期前收缩1次,拟诊急性心肌梗死入院

10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血压80/50mmHg,心率45次/分,无晕厥,ECG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此时治疗应首选

A:静滴异丙基肾上腺素 B:静滴普罗帕酮(心律平) C:应用升压药 D:静滴阿托品 E:临时心脏起搏

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心绞痛是()

A:劳累性心绞痛 B:稳定型心绞痛 C:恶化型心绞痛 D:变异型心绞痛 E:卧位型心绞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