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4岁,左下肢麻痛3个月加重1周。查体:T36.7℃,P80次/分,腰5骶1棘突间隙有压痛(+),叩击痛(+),左下肢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X线及CT检查结果如图所示:

腰椎间盘手术的手术指征:

A: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或症状严重,不能接受牵引,按摩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者 B:有广泛肌肉瘫痪,感觉减退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者(如鞍区感觉减退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有完全或部分截瘫者 C:伴有严重间歇性跛行者,多同时有椎管狭窄症,或X线平片及CT图像显示椎管狭窄者,非手术疗法不能奏效者 D:合并腰椎峡部不连及脊椎滑脱者 E:对反复发作的中青年患者,为使其尽快恢复劳动能力,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若阑尾脓肿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后发现脓肿已消退,做阑尾切除术的最佳时间为

A:无须手术切除 B:5周后手术切除 C:立即手术切除 D:3个月后手术切除 E:半年后手术切除

男,51岁。毕氏I2式胃大部切除手术后第6天,突发右上腹剧痛,伴有严重腹膜刺激征。

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病人绝对卧床休息 B:禁食,胃肠减压 C:立即手术 D:镇静,止痛 E:使用抗生素

65岁的渔民在乡卫生所行右眼胬肉切除术后,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第2天有复视,经活血化瘀后,术后1个月,复视好转,但右眼内转不足,有外斜视。

手术中出血多的原因是

A:手术中伤及较大血管所致 B:手术中伤及内直肌 C:手术操作不娴熟 D:患者出,凝血时间有问题 E:患者情绪紧张

某渔民,66岁,在乡卫生所行右眼胬肉切除术后,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第2天有复视,经活血化瘀后,术后1个月,复视好转,但右眼内转不足,有外斜视。

手术中出血多的原因是

A:手术中伤及较大血管所致 B:手术中伤及内直肌 C:手术操作不娴熟 D:患者出、凝血时间有问题 E:患者情绪紧张

某女性患者,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

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

A:多数患者的病理表现是多发性病灶 B:肿瘤直径>1cm的患者,对侧有肿瘤的可能性为40% C:切除了甲状腺组织,有利于肿瘤组织摄取I,从而有利于肿瘤组织转移灶的核素显像 D:去除了剩余组织分泌Tg的可能性,测定Tg可帮助发现肿瘤的转移 E:以上都对

手术人员已洗好手,进行手术区域皮肤消毒、铺单后,穿戴好无菌手术衣和手套,上台准备手术。

该手术为阑尾切除术,术毕,术者又要参加新手术,应如何

A:需更换新手术衣和手套即可参加手术 B:更换新手套即可参加手术 C:更换新手术衣和手套即可参加手术 D:脱换手术衣和手套后,双手用70%酒精浸泡5分钟.再重新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参加手术 E:脱掉手术衣和手套后,重新刷手,双手和前臂用70%酒精浸泡5分钟,再重新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参加手术

某男性患者,47岁,既往无高血压病史,近三个月出现阵发性头痛、心悸伴大汗,发作时血压可达240/120mmHg,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术前CT示左肾上腺肿物。拟行手术切除。

手术中容易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是

A:全麻诱导 B:改变体位 C:挤压肿瘤 D:手术探查 E:肿物切除后

若阑尾脓肿病人经非手术治疗后发现脓肿已消退,做阑尾切除术的最佳时间为()。

A:立即手术切除 B:无须手术切除 C:5周后手术切除 D:3个月后手术切除 E:半年后手术切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