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经多处取材和石蜡包埋组织,镜下小淋巴细胞增生,见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团,局部细胞排列成小巢状,巢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体积大,但因组织收缩,细胞周围有空隙,部分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不规则,核膜尚清。)

A: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椎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 D:骨嗜酸性肉芽肿 E:骨转移癌 F:骨Ewing肉瘤/PNET G:骨结核

患者男,36岁,因“渐进性背痛1年”来诊。食欲减退,感下肢无力。查体:腰部叩痛。实验室检查:zongR80mm/h。脊柱X线片:胸椎有压缩性骨折,中央有骨质破坏。

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良性肿瘤 B:结核 C:炎症 D:骨质疏松 E:转移性肿瘤

患者,女性,45岁,患者以颈痛及颈部僵硬就诊,主诉肩部及上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剧,上肢有沉重感,皮肤麻木,查体:颈部有压痛,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该患者属于哪型颈椎病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E:混合型

女性,28岁,出现进行性背痛,下肢乏力。食欲减退3个月。检查:见第6胸椎轻度后突,有叩痛,血沉60mm/h。X线摄片第6胸椎椎体轻度压缩骨折,中央存在骨质破坏。

如果X线摄片该处椎旁存在单侧的梭形阴影,则诊断多倾向于 ( )

A:化脓性脊椎炎 B:胸椎结核 C:胸椎肿瘤 D:胸椎血管瘤 E:胸椎间盘突出症

某女性患者,45岁,患者以颈痛及颈部僵硬就诊,主诉肩部及上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剧,上肢有沉重感,皮肤麻木,查体:颈部有压痛、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该患者属于哪型颈椎病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E:混合型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

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不包括

A:相邻椎体破坏 B:椎间隙变窄、消失、椎体融合 C:边缘性、虫蚀样骨质破坏 D:腰大肌影增宽,可有钙化 E:骨赘、骨桥形成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

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软组织肿块 D:椎体骨质疏松程度 E: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

发生椎旁脓肿几率最高的是

A:颈椎结核 B:胸椎结核 C:腰椎结核 D:胸腰椎结核 E:腰骶椎结核

某男性患者,23岁,逐渐进展的背部疼痛,服用镇痛药不缓解,以后逐渐出现脊髓压迫症状,胸椎CT示:T11椎体及附件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突破骨皮质形成椎旁及椎骨内软组织肿块,椎体骨质破坏区出现边界模糊的象牙状高密度影,此高密度的中央密度高于周边密度,该椎体边缘可见骨膜反应。

骨肉瘤的病理类型中,较少见的类型是

A:成骨细胞型 B:成软骨细胞型 C:成纤维细胞型 D:血管扩张型 E:混合型

某男性患者,61岁,贫血、腰背部及胸骨疼痛并慢性肾衰竭2年余。头颅X线平片和胸椎CT显示骨质疏松和多发骨质破坏。

著为多发性骨髓瘤,MRI SE T1WI上最典型的征象是哪一种

A:"椒盐"征 B:弥漫性高信号 C:椎体压缩骨折 D:合并椎旁脓肿 E:只限于椎弓根受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