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因“颈椎病”拟全身麻醉下行颈后径路手术。平素活动量可。查体:身高165 cm,体重115 kg,BP 150/100 mmHg,HR 96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双下肢不肿。

该患者选用气管内全身麻醉,气道梗阻最危险的时期是

A:平卧位时 B:麻醉诱导 C:气管内插管后 D:摆放手术体位后 E:拔管后

患者男,34岁,感颈肩部不适伴双手麻木3年,近渐加重感双手无力,行走时双下肢无力。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肌力4级,双膝反射亢进。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C/C,C/C椎间高度降低,颈椎退变。

患者X线片椎管/椎体矢状径比率为0.6,应考虑的诊断是

A:颈型颈椎病 B:颈椎管狭窄症 C:神经根型颈椎病 D:椎动脉型颈椎病 E:交感型颈椎病

患者,女性,45岁,患者以颈痛及颈部僵硬就诊,主诉肩部及上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剧,上肢有沉重感,皮肤麻木,查体:颈部有压痛,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该患者属于哪型颈椎病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E:混合型

患者,男性,52岁,主因右上肢疼痛麻木20天入院。患者自诉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疼痛麻木,伴有下肢无力,麻木,步态不稳,有踩棉花感,无晨僵,否认"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查体:体温37℃,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双下肢无浮肿,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适中。颈椎核磁示:颈椎病。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及膝,跟腱反射正常存在,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

该患者属于哪型颈椎病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E:混合型

某女性患者,45岁,患者以颈痛及颈部僵硬就诊,主诉肩部及上肢放射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剧,上肢有沉重感,皮肤麻木,查体:颈部有压痛、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

该患者属于哪型颈椎病

A:神经根型 B:脊髓型 C:椎动脉型 D:交感神经型 E:混合型

某男性患者,31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

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软组织肿块 D:椎体骨质疏松程度 E: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某女性患者,58岁,诉右眼视力突然下降3个月。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史8年。检查:血压150/90mmHg;视力vod HM/眼前,矫正无助;Vos0.4矫正0.6。双眼晶体周边皮质轻度混浊,右眼玻璃体积血,眼底看不见,左眼玻璃体无混浊,眼底视网膜见散在点片状出血,血管瘤,硬性及软性渗出,出血及渗出累及黄斑,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

提示:患者右眼行玻璃体切割及光凝术,1个月后,再改发生玻璃体出血。可能的原因有

A:视网膜脱离 B:新发生的新生血管 C:脆弱的视网膜及睫状体血管 D:虹膜的异常血管 E:巩膜切口部位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F:剩余的后段新生血管

患者,老年女性。因右肩臂疼痛麻木半年余入院,查体:C4/5椎间隙及椎旁压痛明显,放射痛(-),右肩关节外展受限,右侧喙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

考虑该患者为何型颈椎病

A:颈型 B:神经根型 C:脊髓型 D:椎动脉型 E:交感型

患者,老年女性。因右肩臂疼痛麻木半年余入院,查体:C4/5椎间隙及椎旁压痛明显,放射痛(-),右肩关节外展受限,右侧喙突,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处压痛(++)。

对于该型颈椎病治疗原则正确的是

A:绝大多数该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B:该型颈椎病患者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颈牵引等物理治疗 C:可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 D:疼痛症状严重时且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患者可行椎间盘微创手术治疗 E:患者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者,可手术治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