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于人工流产术过程中,突感胸闷,头晕。查:血压70/50mmHg,脉搏50次/分
上述患者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流产中出血过多 B:人工流产中子宫穿孔 C:人工流产中吸宫不全 D:人工流产的患者有心脏病 E:人流过程中对子宫或宫颈局部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应
患者男,50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约3 h入院,入院后渐不能平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肺水肿,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 mm。
如果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撤离IABP的指征是
A:组织灌注好 B:尿量>30 ml/h C:精神状况改善 D:四肢温暖 E:无心力衰竭(肺部无啰音,无第三心音),无恶性心律失常等 F:心脏指数>2.0 L·min-1·m-2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d,心悸 ,头晕1d”来诊。患者于8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38.5℃,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留观数日后出院, 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 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mmHg, 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222g/L,WBC36.74x10
/L,异型淋巴细胞32%,PLT10x10
/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 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50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约3 h入院,入院后渐不能平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肺水肿,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70 mm。
如果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撤离IABP的指征是
A:组织灌注好 B:尿量>30 ml/h C:精神状况改善 D:四肢温暖 E:无心力衰竭(肺部无啰音,无第三心音),无恶性心律失常等 F:心脏指数>2.0 L·min
·m
患者男性,50岁。高级工程师,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10年,近日因工作劳累诱发心绞痛急诊入院,护士对该患者进行病情询问中问道:"您上次发病是怎样控制的?"
对于该患者,建立的护患关系属于
A:主动-被动型模式 B:管理-被管理型模式 C:帮助-被帮助型模式 D:指导-合作型模式 E:共同参与型模式
50%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年龄在
A:18岁以前 B:18岁以后 C:12岁以前 D:20岁以前 E:30岁以后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根据上述资料,可初步判定伤寒患者突然大幅度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工业用水管线泄露,工业废水污染了水源 B:医院污水污染了水源 C:供水过程中有被投毒的可能 D:供水设施和净化消毒措施未能正常运转 E:以上都不是
50%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年龄在()
A:12岁以前 B:18岁以前 C:20岁以前 D:18岁以后 E:30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