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湿陷系数判定黄土的湿陷性?怎样区分自重湿陷性黄土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如何划分地基的湿陷等级?
湿陷性黄土与非湿陷性黄土用湿陷系数如何界定?
何谓湿陷性黄土、自重湿陷性黄土与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何为湿陷性黄土?何谓自重湿陷性黄土?
黄土的湿陷性按()判定,()定为湿陷性黄土,()时定为非湿陷性黄土。
湿陷系数δs,δs≥0.015,δs<0.015
湿陷性黄土湿陷的因和外因、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等级。
某工程场地黄土的总湿陷量为55cm,计算自重湿陷量为33cm,则该场地为( )。
A: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B: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C: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D: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用间接法判定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比小于1.2的黄土,常常具有湿陷性 B:孔隙比大于0.8的黄土,往往具有湿陷性 C:塑性指数大于12的黄土具有强烈的湿陷性 D:黄土的天然含水量愈小,密实度愈低,则浸水后湿陷性愈强烈
关于湿陷性黄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湿陷性黄土地基遇水后会发生很大的沉降 B:湿陷性特指黄土,其他种类的土不具有湿陷性 C: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与所受到的应力也有关系 D:将湿陷性黄土加密到一定密度后就可以消除其湿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