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2岁,体重60kg,因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不全梗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出血约600ml,心率102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98/60mmHg(13.1/8.0kPa),血红蛋白105g/L。
患者心率加快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为维持心排血量的一种代偿表现 B:出血太多,休克的表现 C:容量负荷过多的表现 D:可能存在高钾血症 E:以上都不是
男性,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痛史8年,自行口服抗高血压药,控制良好,拟行胃癌根治术。术前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示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胸片示心脏增大,肝,肾功能无异常。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该患者麻醉中血压管理哪项不妥
A:将血压维持在120/75mmHg左右 B:血压维持在麻醉前水平 C:维持血压于平时可耐受水平 D:补充血容量 E:血压偏低时提高氧供和HCT
男性,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对该患者麻醉中的血压管理,错误的是
A:将血压维持在120/70mmHg左右 B:血压维持在麻醉前水平 C:维持血压于平时可耐受水平 D:补充血容量 E:血压偏低时提高氧供和血细胞比容
患者,男性,50岁,因头晕二年就诊,门诊查心率70次/分,血压165/85mmHg,余未发现异常,以高血压收住院。
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按高血压分级,应为
A:高血压1级 B:高血压2级 C:高血压3级 D:高血压2级,高危
患者,男性,50岁。因头晕二年就诊,门诊查心率70次,血压165/85mmHg,余未发现异常,以高血压收住院,问题:
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按高血压分级,应为
A:高血压1级 B:高血压2级 C:高血压3级 D:高血压2级,高危
某男性患者,51岁,因头晕二年就诊,门诊查心率70次,血压165/85mmHg,余未发现异常,以高血压收住院,问题:
该患者诊断为高血压,按高血压分级,应为
A:高血压1级 B:高血压2级 C:高血压3级 D:高血压2级,高危
某男性患者,69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对该患者麻醉中的血压管理,不正确的是
A:将血压维持在120/70mmHg左右 B:血压维持在麻醉前水平 C:维持血压于平时可耐受水平 D:补充血容量 E:血压偏低时提高氧供和血细胞比容
某男性患者,69岁,肠梗阻入院2天,初步诊断为结肠癌,准备行结肠镜检查及手术治疗。入院后第三天患者出现腹痛加重,发热38.5℃,血压由入院时140/85mmHg降至100/75mmHg,心率由84次/分,增加至142次/分,呼吸32次/分。诊断为肠穿孔、腹膜炎,拟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
术中进行腹腔探查后血压一直偏低70~95/45~60mmHg,心率110~125次/分,CVP5cmH
O应如何处理更合理
A:暂停手术操作,继续观察 B:依CVP加快补充血容量 C:静脉持续输入肾上腺素0.03~0.3μg/(kg·min) D:静脉持续输入去甲肾上腺素0.03~0.3μg/(kg·min) E:静脉持续输入异丙肾上腺素0.03~0.3μg/(kg·min)
某女性患者,57岁,身高157cm,体重45kg,既往高血压8年。6年前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经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行冠脉搭桥手术。本次因腹痛、阴道出血,经B超等检查诊为"卵巢癌",欲行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呼吸急促,前胸部憋闷、不能平卧,面色晦暗。入室发现:患者神志较淡漠,血压87/47mmHg、心率118次/分,律齐,面罩吸纯氧脉搏血氧饱和度94%,心电图S-T段低平。Hb70g/L,X线检查发现患者心影大,心脏扩张。超声心动图检查:EF30%。
患者手术中出血较多,血压低、心率增快,此时的处理包括
A:加快输液 B:减浅麻醉 C:使用β受体阻滞剂降心率 D:使用缩血管药升血压 E:维持体温,减少对凝血的影响 F:积极查血气了解血红蛋白情况,准备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