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D:神经内分泌癌 E:神经母细胞瘤 F:后腹膜肿瘤浸润肾上腺
患者男性,18岁,因颅内肿瘤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蝶鞍上部,球形,有包膜,直径3cm。
下列关于该肿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 B:实性区为团块及条索状排列的鳞状上皮 C:部分区可见造釉细胞瘤结构 D:相当于WHOI3级 E:肿瘤来源于颅咽管剩件的鳞状上皮
患者男,22岁,主因右大腿下端疼痛,肿胀1个月。
应采用的手术方法是(提示 术前化疗评估反应良好,肿瘤缩小,周围形成骨壳。)
A:大腿截肢 B:髋关节离断 C:半盆截肢 D: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 E:肿瘤边缘切除人工假体置换 F: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或异体骨移植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常女士,45岁,药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因患卵巢肿瘤入院手术。
第二天护士到常女士床边指导术前训练,针对妇科手术的特点,重点要求常女士反复训练的项目是
A:床上小便 B:吞咽动作 C:翻身动作 D:辨别方向 E:穿鞋动作
谢女士,45岁,药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因患卵巢肿瘤入院手术。
第二天护士到谢女士床边指导术前训练,针对妇科手术的特点,重点要求谢女士反复训练的项目是
A:吞咽动作 B:床上解尿 C:翻身动作 D:辨别方向 E:穿鞋动作
某男性患者,23岁,主因右大腿下端疼痛、肿胀1个月。
应采用的手术方法是 ( 提示 术前化疗评估反应良好,肿瘤缩小,周围形成骨壳。)
A:大腿截肢 B:髋关节离断 C:半盆截肢 D: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 E:肿瘤边缘切除人工假体置换 F: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或异体骨移植
某男性患者,23岁,主因右大腿下端疼痛、肿胀1个月。
应采用的手术方法是 ( 提示 术前化疗评估反应良好,肿瘤缩小,周围形成骨壳。)
A:大腿截肢 B:髋关节离断 C:半盆截肢 D: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 E:肿瘤边缘切除人工假体置换 F:肿瘤广泛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或异体骨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