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男,56岁,今天吃早餐时,突然右手乏力,碗筷跌落在地,身子歪向一侧,不能言语,右口角流涎,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于晚上9点急诊入院。既往有心悸,气促,心慌5年,未曾就诊。体查:T36℃,P100次/分,R21次/分,BP125/70mmHg。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快慢不一,心尖区3级收缩期杂音,脉搏短拙。呼吸节律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神志清楚,混合性失语,双眼左侧凝视,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正常。口角左歪,右鼻唇沟变浅,伸舌不合作。右侧肢体无自主活动,痛刺激下肌力约2级,肌张力低,右侧腱反射低,右侧Rossolimo氏征(+),右侧Babinski氏征(+)。右侧肢体对痛刺激反应差,颈无抵抗感,双侧Kennig氏征(-)。

患者可能出现 提示:患者入院第三天出现呼吸急促,意识障碍,呈浅昏迷状态,体温 37℃,血压为170/100mmHg,脉搏为6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床边胸片示心脏向左扩大。

A:心衰 B:脑疝前期 C:肺病感染 D:脑出血 E:再次脑栓塞 F:急性心肌梗死 G:急性肾功能不全 H:脑珠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女,16岁,反复晕厥入院,查体:胸骨左缘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胸导联冠状T波,心肌酶学不高,疑诊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硝酸甘油加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症状的机制是( )

A:扩张动脉,降低血压 B:扩张静脉,使回心血量减少 C:增加心肌收缩力 D: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E:降低心肌耗氧量

患者男,68岁,3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转。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一周来诊。查体:血压120/70mmHg,两肺下野可闻及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110次/分,心尖部2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为

A:夜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 B:夜间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C:肺活量减少 D:小气道收缩 E:平卧位血液重新分配 F:夜间心率减慢 G:肺活量增大 H:小气道舒张 I:回心血量减少

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是肌力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测定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能力,掌握它的用法和作用,对于诊断和疗效评定很有帮助

用于测定肌力收缩的标准是

A:肌肉收缩力的大小 B:肌肉收缩和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 C:肌肉收缩、肌肉经过关节的活动度数和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 D:肌肉收缩对抗阻力的大小 E:肌肉收缩和肌肉经过关节的活动度数的大小

徒手肌力检查法(MMT)是肌力评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测定一块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能力,掌握它的用法和作用,对于诊断和疗效评定很有帮助

仔细地评定肌力可有助于确定

A:肌肉的损伤程度 B:肌力的大小 C:肌肉是否痉挛 D:治疗的效果 E:哪一条神经或神经根受累和脊髓受累的水平

某男性患者,69岁,3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转。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一周来诊。查体:血压120/70mmHg,两肺下野可闻及水泡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110次/分,心尖部2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水肿。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为

A:夜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 B:夜间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C:肺活量减少 D:小气道收缩 E:平卧位血液重新分配 F:夜间心率减慢 G:肺活量增大 H:小气道舒张 I:回心血量减少

腹式呼吸的吸气过程主要参与收缩的肌是()

A:腹肌 B:膈肌 C:肋间内肌 D:肋间外肌 E:胸锁乳突肌

腹式呼吸的吸气过程主要参与收缩的肌是()。

A:腹肌 B:膈肌 C:肋间内肌 D:肋间外肌 E:胸锁乳突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