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岁,因“恶性淋巴瘤”行化学治疗。化学治疗6d后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和焦虑。查体:T39.5℃,P170次/min,R46次/min,BP90/60mmHg;体重20kg;意识清楚,烦躁;双肺呼吸音对称,未及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四肢肌张力正常。SaO
89%。
该患儿存在(提示实验室检查:Hb85g/L,WBC0.4x10
/L,PLT70x10
/L;血糖11.2mmol/L;pH7.35,PaO
50mmHg,PaCO
28mmHg,BE-16mmol/L。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渗出影。)
A:脓毒症 B:高血糖 C:I1型呼吸衰竭 D:I2型呼吸衰竭 E:恶性淋巴瘤,骨髓抑制 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G:心功能不全 H:肺水肿
患者男,38岁。发现右颈部包块1月半余,无诱因高热1周。既往患鱼鳞病20年。今查体:周身皮肤可见皮屑,颈部及锁骨上可触及散在淋巴结肿大,质韧,无压痛,无粘连,腹软,肝脾不大,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5x10
/L,血小板164x10
/L,血红蛋白124g/L,血清β
微球蛋白6.4mg/L,尿β
微球蛋白18.5mg/L。肝功能:TP69.4g/L,ALB41.4g/L,ALT36U/L,AST45U/L。LDH903U/L。病理检查考虑为"霍奇金淋巴瘤",诊为"淋巴结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彩超及CT提示胸骨上窝,腹股沟及腹腔淋巴结肿大。
关于淋巴瘤的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 B:女性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 C: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D:HL占淋巴瘤的大部分 E:无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 F:呈地区性流行 G:淋巴瘤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H:HL发病率逐渐上升
关于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不正确的是
A:影像学上显示肺、支气管受累,纵隔淋巴结肿大 B:以前未发生过胸外淋巴瘤 C: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胸外淋巴瘤 D: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征象
某女,47岁,诊断颈部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8个月,具体类型不详。现今发现双侧卵巢肿物,包膜完整,切面白色;镜下见卵巢结构未完全破坏,肿瘤细胞排列成条索状、岛状、梁状,细胞中等大,一致,核居中,核仁明显。
卵巢淋巴瘤最常见的类型为
A: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B:Burkitt淋巴瘤 C:滤泡性淋巴瘤 D:套细胞淋巴瘤 E:边缘带淋巴瘤
肺原发淋巴瘤与肺继发性淋巴瘤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肺原发淋巴瘤罕见,以继发性淋巴瘤多见 B:临床表现与后者有不同,前者无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肺外症状 C:生长方式不同,前者直接蔓延,后者生长方式多样 D:二者均以肿块(结节)型多见 E:二者均易引起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关于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A:影像学上显示肺、支气管受累,纵隔淋巴结肿大 B:以前未发生过胸外淋巴瘤 C: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胸外淋巴瘤 D: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征象
关于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A:影像学上显示肺、支气管受累,纵隔淋巴结肿大 B:以前未发生过胸外淋巴瘤 C: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胸外淋巴瘤 D: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征象
关于肺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A:影像学上显示肺、支气管受累,纵隔淋巴结肿大 B:以前未发生过胸外淋巴瘤 C: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胸外淋巴瘤 D: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除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