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d,心悸 ,头晕1d”来诊。患者于8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 体温38.5℃,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留观数日后出院, 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 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mmHg, 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222g/L,WBC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 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 d,心悸,头晕1 d”来诊。患者于8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 ℃,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 ℃。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 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 222 g/L,WBC 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 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未携带任何诊疗记录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33岁,煤矿工人,因“发热8 d,心悸,头晕1 d”来诊。患者于8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5 ℃,在当地县医院按“感冒”治疗,效果不佳,体温反升至39.4 ℃。留观数日后出院,居家观察,至第7天出现心悸,头晕和全身不适,且尿量明显减少,再次赴县医院予输液治疗,但症状改善不明显,当日下午血压为100/90 mmHg,脉搏细弱,扪不清,立即快速静脉滴注液体,同时查血常规:Hb 222 g/L,WBC 36.74x10/L,异型淋巴细胞32%,PLT 10x10/L;尿蛋白和尿隐血均为(+++)。于当晚急诊来院抢救。

该患者发病后,处置措施不恰当的是

A:起病后按感冒治疗 B:留观数日病情好转即让患者回家 C:病后第7天再次赴县医院求医未测血压 D:转送上级医院前未注意低血压休克是否纠正 E:转送上级医院时未让患者及其家属携带转院前的诊疗病历 F:再次入县医院就医给予输液治疗,但未注意输液速度及输液量 G:在县医院发现低血压休克后立即进行了液体复苏治疗 H:在县医院及时进行了血,尿常规检查

患者男性,45岁。平素喜吃肉食,不喜蔬菜,不爱饮水。活动后突发腰部剧痛,向下腹,会阴及大腿内侧放射。

对该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措施包括

A:术晨禁食水 B:术后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C:嘱术中不能随意移动体位 D:前2日服缓泻剂 E:术后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作跳跃运动 F:术前3日忌食易产气食物

患者男,40岁。2小时前吃完午饭后打篮球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腹胀,呕吐宿食,含少量血性液体,口渴,烦躁不安,中腹部可扪及压痛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5.4x10/L,发病以来未排便排气。

根据病情,应考虑该患者出现了

A:急性单纯水肿性胰腺炎 B:肠扭转 C:胆囊结石 D:肠结核 E:输尿管结石

患者男,40岁。2小时前吃完午饭后打篮球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腹胀,呕吐宿食,含少量血性液体,口渴,烦躁不安,中腹部可扪及压痛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5.4x10/L,发病以来未排便排气。

该患者目前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排便困难 B:活动无耐力 C:皮肤完整性受损 D:个人应对无效 E:体液不足

患者男,40岁。2小时前吃完午饭后打篮球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呈持续性,腹胀,呕吐宿食,含少量血性液体,口渴,烦躁不安,中腹部可扪及压痛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5.4x10/L,发病以来未排便排气。

以下哪项并发症不是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

A:倾倒综合征 B:腹腔感染 C:肠瘘 D:肠粘连 E:吸入性肺炎

某男性患者,33岁,10个月前因车祸致头部外伤后渐表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与之谈话经常走神。行为幼稚,与邻居小孩争东西吃,与以前判若两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工作和家人不负责任。焦虑急躁,性情变得粗暴,稍不顺心即拳打脚踢,其妻子常被打得遍体鳞伤,朋友相劝却举刀追杀。此次因打伤行人而被强制入院。

对于该患者下列哪项检查或治疗不恰当

A: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 B: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C:告知患者冲动行为是错误的,如不改正则给予法律惩罚 D: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症状 E:对焦虑抑郁情绪可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或情感稳定剂

某女性患者,13岁。去年小学会考学习十分紧张,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父母认为患者学习过于繁忙,给予蜂乳、巧克力、排骨、奶粉等"滋补"。考试后,因未考上重点中学,心中闷闷不乐。某日体检,发现自己体重比另一同学重2kg,回家后老照镜子,认为自己太胖了,不及同学苗条。随后开始拒食任何"滋补品",继而不吃肉、蛋。饭也越吃越少,一天50~100g,一年以来体重由去年33kg降至20kg,但患者执意需要保持身材而拒绝吃"长胖食物"。

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治疗该患者时,给予正性强化物的唯一依据是

A:是否三餐都进食了 B:是否吃了足够量的食物 C:是否吃了高营养的食物 D:体重是否增加了 E:病理性怕胖心理是否发生了改变

某男性患者,16岁,发热、鼻出血2周入院。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皮下瘀点、瘀斑,肝脾未触及,HGB 56g/L,WBC 2.2×10/L,PLT 22×10/L,网织红细胞0.0013,胸片提示右下肺炎。

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中CD8T细胞明显减少 B:T辅助细胞Ⅰ型(Th1)比例增高 C:患者体内IFN-γ水平下降 D:骨髓中CD34细胞增加 E: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基质细胞正常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