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术当天,患者为避免输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在麻醉前或麻醉后,通过一路动脉或静脉采取一定量的自体血。同时,通过另一路静脉快速补充相应量的晶体和(或)胶体液。

该病人同时补充的晶体液+胶体液比例为

A:3:1 B:3:2 C:1:1 D:2:1 E:4:1

患者女,38岁。因腹痛,腹泻4天,昏迷1天来院就诊。患者4天前始脐周阵发性疼痛,伴解稀便,每天3~4次,每次50~100ml。无发热,呕吐。经社区医院静脉补液及输注左氧氟沙星后无好转,且于1天前始呼之不应。体检:浅昏迷,消瘦面容,双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应灵敏。T 36.7℃,P135次/分,R 25次/分,BP 90/55mmHg,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6次/分。心肺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

提示:患者经补液(5000ml0.9%氯化钠),静脉持续微泵胰岛素注射等治疗5小时后,复查血糖11.44mmol/L(206mg/dl),血钾3.6mmol/L,钠148mmol/L,氯116mmol/L。患者意识逐渐转清,血压平稳,尿量每小时150ml。提问:进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

A:静脉输注0.9%氯化钠液 B:静脉输注0.45%氯化钠液 C:静脉持续注射胰岛素 D: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并加入胰岛素 E:静脉适量补钾 F:鼓励饮水

 患者女,20岁。反复大量呕吐胃肠液3 d,尿少,恶心,乏力,四肢厥冷。体格检查:脉搏120次/min,血压90/60 mmHg,唇干燥,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差,尿相对密度1.013,血清Na 135 mmol/L,体重50 kg。

可补充的液体是

A:平衡盐溶液 B:林格液 C:5%葡萄糖盐水 D:5%~10%葡萄糖溶液 E:10%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各占1/2 F:饮用温开水 G:依靠自身调节,可不予处理 H: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决定补液

 患者女,45岁。因“幽门梗阻”行持续胃肠减压15 d,每日补10%葡萄糖溶液2500 ml,5%氯化钠溶液1000 ml,10%氯化钾溶液30 ml。2 d前开始出现全腹膨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每日尿量1500 ml左右。

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补充氯化钠溶液 B:补充葡萄糖 C:补充葡萄糖酸钙 D:补充氯化钾 E:补充碳酸氢钠

患者男性,32岁。因车祸伤及右头部3小时,呕吐2次,昏迷约10分钟就诊。现头痛,恶心。右鼻孔可见无色透明液体持续流出。查体:血压125/50mmHg,脉搏50次/分,呼吸12次/分。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

提示:[假设信息]患者入院后需禁饮食。补液的注意事项是

A:所补等渗盐水必须超过500ml/d B:每天静脉补液量为1500~2000ml C:输液量应保持尿量不少于600ml/d D:快速滴注甘露醇 E:适当补充高渗盐水 F:控制补液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护士小李为病人进行静脉输液。

输液前,洗手过程如下,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A:取下手表 B:用流动水弄湿双手,涂擦皂液 C:充分揉搓 D:手指在上,手腕在下,用流动水充分冲洗 E:取擦手巾擦干双手

某女性患者,43岁。因“幽门梗阻”行持续胃肠减压15 d,每日补10%葡萄糖溶液2500 ml,5%氯化钠溶液1000 ml,10%氯化钾溶液30 ml。2 d前开始出现全腹膨胀,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每日尿量1500 ml左右。

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补充氯化钠溶液 B:补充葡萄糖 C:补充葡萄糖酸钙 D:补充氯化钾 E:补充碳酸氢钠

中心静脉压与补液关系

A: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应适当补液 B:中心静脉压低、血压低,进行补液试验 C: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低,压颈心、纠酸、扩血管 D:中心静脉压正常、血压低,进行补液试验 E:中心静脉压低、血压正常,适当补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