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6岁,2周来尿少,全身浮肿明显,尿蛋白定量Sg/d,血浆白蛋白18g/L,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3~5/HP,有透明管型,偶见颗粒管型,血红蛋白正常,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10mnol/L。

提问: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

A:患者活动量大 B:静脉滴注白蛋白引起 C: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 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F:蛋白质摄入量少

患者,男性,22岁。颜面及双下肢水肿2周。查体:血压160/90mmHg,尿蛋白定量9.3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5~8/高倍视野,血清白蛋白22g/L,血肌酐102μmol/L。

其尿蛋白的主要成分应该是

A:本-周蛋白 B:血红蛋白 C:白蛋白 D:球蛋白 E:肌红蛋白

患者,男性,22岁,双下肢中度水肿1个月,血压145/90mmHg,尿蛋白定量10.7g/天,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6/高倍视野,血清白蛋白19g/L,血肌酐152μmol/L。

尿蛋白的主要成分应为

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白蛋白 D:球蛋白 E:凝溶蛋白

男性,16岁。2周来尿少,全身水肿明显,尿蛋白定量8g/d,血浆白蛋白18g/L,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3~5/HP,有透明管型和偶见颗粒管型,血红蛋白正常,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10mmol/L

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

A:患者活动量大 B:静脉点滴白蛋白引起 C: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 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患儿女,10岁。近6天来先出现双下肢无力,发麻,继之出现双上肢无力。检查:呼吸每分钟20次,颅神经无异常,心,肺无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低下,膝腱反射消失,巴氏征阴性,双下肢痛觉,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脑脊液压力正常,蛋白定量1.0g/L,细胞数8x10/L。

典型的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现象一般出现于

A:起病后1~3天内 B:起病后4~7天内 C:起病后1周~1个月 D:起病后1~2个月 E:起病后1~3个月

某男性患者,23岁,双下肢中度水肿1个月,血压145/90mmHg,尿蛋白定量10.7g/天,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6/高倍视野,血清白蛋白19g/L,血肌酐152μmol/L。

尿蛋白的主要成分应为

A:肌红蛋白 B:血红蛋白 C:白蛋白 D:球蛋白 E:凝溶蛋白

一腹水患者,腹水检查:外观微混,细胞数50×10^6 /L,比重1.010。该患者腹水蛋白质定量测定时,其含量大约为

该患者腹水蛋白质定量测定时,其含量大约为

A:腹水ADA测定 B:腹水细胞学检查 C:腹水/血清LDH比值测定 D:腹水TG测定 E:腹水鲎试验

某男,21岁,双下肢水肿1个月,血压150/90mmHg,尿蛋白定量10.7g/d,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6/高倍视野,血清白蛋白19g/L,血肌酐100μmol/L。

尿蛋白的主要成分应为

A:转铁蛋白 B:血红蛋白 C:白蛋白 D:球蛋白 E:轻链蛋白

某男性患者,16岁,全身水肿10d。查体:血压120/100mmHg,腹冰征阳性。尿蛋白(++++),尿蛋白定量6.5/24h,尿沉渣RBC0~2个/Hp,血ALT302U/L,血ALB22g/L,胆固醇8μmol/L,BUN10.5μmol/L,Scr98μmol/L,ASO 200μl/ml,血IgG4.5g/L,血C0.88g/L。

入院后第2天开始服泼尼松每天60mg,第3天尿蛋白2.0g/24h,此时应考虑尿蛋白定量可靠性,最可能的是

A:泼尼松作用 B:卧床休息 C:尿量不够准确 D:静脉补充血浆白蛋白 E: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下列关于脑脊液中,蛋白质定量试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蛋白质沉淀剂比浊法和染料结合比色法 B:蛋白质沉淀剂比浊法常用试剂为磺基水杨酸一硫酸钠 C:蛋白质染料结合法常用丽春红S和考马斯亮蓝 D:比浊法受到清蛋白/球蛋白比值的影响 E:正常成年人的CSF蛋白质的参考值为250~500mg/L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