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比例0.05,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红细胞渗透压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病历摘要:某患者,男,成年,白细胞计数的 15.6x10
/L,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有异常的细胞和正常白细胞异常变。
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白细胞核不着色或着色浅,而胞质着色尚可,最可能的原因是
A:染液浓度低 B:冲洗时间太长 C:缓冲液偏碱 D:缓冲液偏酸 E:瑞氏染液放置过久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血红蛋白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下列哪种贫血最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男性,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每天20余次,量少,有粘冻及脓血。大便光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粘液(++),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腹痛,腹泻,脓血便是菌痢病人典型症状,其原因为
A:内毒素被吸收后激活白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B:外毒素对肠粘膜损伤 C:痢疾杆菌侵入粘膜下层引起炎症 D:痢疾杆菌侵入粘膜固有层后引起小血管痉挛从而形成浅表溃疡 E:痢疾杆菌及内毒素,外毒素共同作用
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HGB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
最有可能的贫血是
A:缺铁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36岁,因乏力、牙龈渗血、鼻衄1周入院。查血象: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2.8×10
/L,血小板45×10
/L。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占89%
患者牙龈渗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贫血 B:牙龈炎 C:白细胞低 D:血小板功能异常 E:合并DIC
某男,27岁,0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
/L,血小板20×10
/L。
以下关于该再障患者纠正贫血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患者若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不需要纠正贫血 B:为防止贫血引起的继发疾病,应将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至100g/L以上 C:若需输血,可用年轻红细胞 D:多次输血后可引起HLA抗体的产生,可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红细胞输注 E:当输血次数较多时,应适当给予去铁胺注射
某男性患者,28岁。O型血,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半年,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20×10^9/L。
以下关于该再障患者纠正贫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患者若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不需要纠正贫血 B:为防止贫血引起的继发疾病,应将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至100g/L以上 C:若需输血,可用年轻红细胞 D:多次输血后可引起HLA抗体的产生,可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红细胞输注 E:当输血次数较多时,应适当给予去铁胺注射
某女,37岁,因乏力、牙龈渗血、鼻衄1周入院。查血象: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2.8×10
/L,血小板45×10
/L。骨髓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占89%
患者牙龈渗血最主要的原因是
A:贫血 B:牙龈炎 C:白细胞低 D:血小板功能异常 E:合并D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