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高血压伴间断肌无力半年。母无高血压病史,曾化验血钾2.8mmol/L。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病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嗜铬细胞瘤 D:慢性肾炎

患者女,76岁,因“发现右乳腺肿块3d”入院。诊断为右乳腺癌,准备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30余年及糖尿病病史5年。

目前,就患者的高血压进行术前评估和准备,正确的是

A:对于高血压患者,术前血压控制的理想范围<140/90mmHg B:术前1d应停用所有抗高血压药 C:术前血压应降至正常才能手术 D:收缩压升高比舒张压升高危害小 E:麻醉危险性主要取决于重要器官是否受累以及其受累的严重程度 F:若舒张压>90mmHg,围术期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神经并发症和肾功能不全机会明显增加 G:高血压患者术前准备最有用的检查是眼底镜检,而非测量血压

患者男性,62岁。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高血压病史10年,准备行胆囊切除术。术前血压185/100mmHg,心电图检查左心室肥大,心率68次/分。

患者服用可乐定治疗高血压,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 )

A:术前3天停用可乐定 B:术前给阿托品 C:控制术中高血压 D:控制气管插管反应 E:避免以浅全麻加肌松剂维持全麻

男性,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100mmHg,心率84次/分。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分,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

下列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中,不正确的是

A:利血平可引起心动过缓,使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敏感 B:可乐定突然停药可引起高血压危象 C:氢氯噻嗪应用后可引起血容量减少和高血糖 D:硝苯地平可增强肌松药的肌松效应 E:普萘洛尔能阻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导致心动过缓,支气管扩张

 患者女,60岁,右侧额叶有血肿。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体内有机械性的左房室瓣瓣膜。由于混合用药,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5.8。入院后神经症状逐步好转。颅脑CT显示血肿没有扩大。

如果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关于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是

A:钙通道阻滞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 B:β-受体阻滞药因其负性肌力作用而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C:左心室功能障碍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可以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 D:洋地黄苷类能减少慢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 E:洋地黄苷类是治疗心力衰竭惟一的口服正性肌力药,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

某男性患者,46岁,大便时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既往曾有一过性的右侧上睑下垂病史,急诊来院。

如果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此病例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A:颅内肿瘤 B:高血压脑出血 C:脑积水 D:蛛网膜下隙出血 E:脑梗死

某男性患者,51岁,体重80kg,身高160cm,因入睡打鼾10余年,伴憋气、呼吸暂停2~3年就诊;患者平时晨起后口干舌燥、咽部异物感明显,白天嗜睡、精神疲劳;患者同时有高血压病史3~4年,近2年吃药控制血压效果不理想,由于打鼾严重影响家人和同事而求治。

根据病史,初步诊断为

A:原发性高血压病 B:OSAHS C:单纯性鼾症 D:多发性睡病 E:肥胖低通气 F: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52岁,体重80kg,身高160cm,因入睡打鼾10余年,伴憋气、呼吸暂停2~3年就诊;患者平时晨起后口干舌燥、咽部异物感明显,白天嗜睡、精神疲劳;患者同时有高血压病史3~4年,近2年吃药控制血压效果不理想,由于打鼾严重影响家人和同事而求治。

根据病史,初步诊断为

A:原发性高血压病 B:OSAHS C:单纯性鼾症 D:多发性睡病 E:肥胖低通气 F: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55岁,114kg,因突发腹痛伴严重恶心、呕吐入院,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14个月前因车祸颈椎挫伤致四肢瘫痪,经功能锻炼目前患者可借助拐杖活动。入院后5天,因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静脉给予咪达__3mg,琥珀胆碱80mg后气管插管成功。2分钟后,心电图出现宽大QRS波,心动过缓,继而心跳停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在拟行药物诱导气管插管前,该患者的病史资料中,以下哪项最应引起重视

A:患者的身高、体重 B:家族成员阳性心梗病史 C: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D:既往曾有颈椎外伤史 E:呼吸衰竭 F:高血压病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