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男性,20岁,自幼贫血,脾脏明显肿大。查: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A2比例正常。
应诊断为( )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β海洋性贫血 D:α海洋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男性,19岁,贫血10余年。查体:脾脏肿大。辅查: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该患者应诊断为
A:异常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海洋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女性,55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血红蛋白90g/L,平均红细胞体积5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网织红细胞计数2.5%,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4800μg/L。
如果此病人改用其他止痛药物治疗后,粪便隐血阴性,血红蛋白升至100g/L,网织红细胞计数1.2%,此后口服和肌肉注射铁剂难以再改善贫血状态,则引起贫血的次要原因还可能有
A:缺铁 B:自身免疫性溶血 C:慢性炎症 D: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E:骨髓红细胞增生不良
某男,21岁,自幼贫血,脾脏明显肿大。查: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 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应诊断为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8海洋性贫血 D:α海洋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某男,10岁,经血液检查,其血红蛋白为120g/L,游离原卟啉上升,血清铁蛋白下降。
该患者尚需进行的检查为
A:运铁蛋白饱和度 B:红细胞数 C:血铜 D:血清铁浓度 E:不需要进行以上检查
某男,21岁,自幼贫血,脾脏明显肿大。查体:血清总胆红素75μmol/L,直接胆红素7μmol/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8%,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显示脆性增高,hbF和Hb比例正常
应诊断为
A: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B:G-6-PD缺乏症 C:β海洋性贫血 D:α海洋性贫血 E: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5岁儿童,易烦躁,机体抵抗力下降,血液检查可见血清铁和铁蛋白下降,铁结合力上升,游离原卟啉浓度上升,血红蛋白为12g,此患儿可能处于()。
A:铁储存减少期 B:缺铁性贫血期 C:细胞生成缺铁期 D:血红蛋白形成期 E:铁增多期
CO中毒的机理是() A.与组织胺H2受体结合 B.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 C.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D.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E.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
A:与组织胺H2受体结合 B: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 C: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D:血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E: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