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普查发现肝左叶占位病变约3x3cm,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肝肾功能正常。
为求进一步诊断,患者欲行辅助检查,哪些检查更有助于诊断原发性肝癌
A:AFP B:B超 C:CT D:MRI E:肝穿刺行针吸细胞学检查 F:放射性核素肝扫描 G:内镜检查
男性,52岁,右上腹胀痛伴食欲下降,消瘦,乏力3月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8年史。查体:肝肋下1cm,质硬,移动性浊音(-)。CT示肝右叶脏面一5cmx6cm大小占位,脑,肺CT未见异常;AFP1020μg/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行肝叶切除术后第3天,如病人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腹腔引流管引出大量淡血性腹水。此时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 B:保肝治疗 C:米醋灌肠 D:适量输注清蛋白 E:应用大量利尿剂
某男,43岁,体检发现AFP>500ug/L,肝、肾功能正常。有HbsAg阳性史6年。
经过检查发现肿块位于左肝前叶,肝内没有发现转移灶,首选治疗方法是
A: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B: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 C:化疗 D:生物和免疫治疗 E:原位肝脏移植
某男性患者,44岁,体检发现AFP>500μg/L,肝、肾功能正常。有HbsAg阳性史6年。
经过检查发现肿块位于左肝前叶,大小约3cm,肝内没有发现转移灶,首选治疗方法是
A: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B: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TACE) C:化疗 D:生物和免疫治疗 E:原位肝脏移植 F:放射治疗
某男性患者,49岁,上腹饱胀不适、纳差乏力1个月余,体重明显减轻,近1周来牙龈时有出血。2年前发现乙肝大三阳,肝功能异常,白蛋白与球蛋白比(A/G)下降。体检:腹水征阳性,肝肋下7cm,质硬,表面结节状,边缘不规则,脾肋下3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12.8×10
/L,RBC3.08×10
/L,PLT35×10
/L。肝肾功能:TP56.9g/L,ALB24.0g/L,球蛋白32.9g/L,A/G0.7,TBil93.9μmol/L,DBil46.7μmol/L。AFP>1000μg/L。腹水细胞学:未找到癌细胞。B超:肝右叶内见10cm×12cm强回声光团。治疗过程中因高热、感染、呕血、黑便、少尿、昏迷而死亡。
经尸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则该例患者属于类型是
A:结节性 B:弥散性 C:巨块型 D:小肝癌 E:早期肝癌 F:扩散型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对于肝病终末期患者,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70%的终末期肝病患者心排血量增加,微动脉收缩 B:高龄患者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 C:血流动力学亢奋状态肝移植后可消退 D:肝移植术后心血管危险性明显增加 E:无腹水或肺内疾病时也会出现低氧血症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关于肝移植患者的无肝前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指手术开始至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肝动脉阻断开始 B:需输注含胶体的液体以减少开腹和腹水引流时的前负荷变化 C: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开腹后尽快输冰冻血浆 D:再灌注前期应积极处理低钾血症 E:除非病情较重一般不需给葡萄糖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关于肝移植患者的无肝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阻断肝血流开始到移植物再灌注时结束是无肝期 B:阻断下腔静脉会减少静脉回流50% C:静脉-静脉旁路的风险还包括导管脱落 D:静脉-静脉旁路的风险是气栓、血栓 E:纤溶酶源激活物抑制剂增加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关于肝移植患者的新肝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移植肝再灌注开始就是新肝期 B:移植肝功能的观察包括酸中毒是否改善、尿量是否增加 C:再灌注时伴有突然的血钾和氢离子浓度升高 D:体循环血管阻力和血压下降 E:体温降低是血液经移植肝进入中心循环的标志,可不予处理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为了预防围术期肾功能进行性恶化,你的处理首先是
A:纠正酸碱失衡和血浆容量不足 B:使用特利加压素 C:使用抗生素 D:使用多巴胺 E:治疗肝肾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