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是( )
A: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B:由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共同组成的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并公布的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D:由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确定的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彝族、哈尼族自治州,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1944年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历史文化悠久,自唐元和年间设县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建水县政府所在地临安镇,历史文化资源集中,镇中心由北正街、翰林街、临安路、迎晖路等几条主要的历史街道组成。整个街区内,文物古建筑云集,包括有我国除山东曲阜以外的第二大孔庙——文庙和素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朱家花园、朝阳楼、学政考棚等著名历史文化景点。
朱家花园位于云南建水古城的翰林街中段,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占地两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目前,其已成为集住宿,观赏,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有品位、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景点。
朝阳楼位于建水县迎晖路上,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六百余年,是滇南重镇建水历史悠久的主要标志之一,祖国边陲老重镇的象征。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惠历城,城系土城。
明洪武二十年,明军平定云南后设临安卫,筑临安卫城,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
文庙位于临安路,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云南省继中庆(昆明)、大理之后,最早创建的第三座庙宇。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占地达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步人大门为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为20余亩的“学海”(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步人棂星门,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祟圣词、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大成殿建于明弘治年间,28棵柱支撑全殿。前檐12棵为石柱,每棵高5m,重达5000kg,用整块大青石雕成。大门左右2棵檐柱雕巨龙盘绕,称为“石龙抱柱”。正面22扇格子门所雕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玻璃瓦的屋顶,光彩夺目。庙宇周围古柏森森,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有“金碧壮丽甲全滇”之美誉,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的孔庙,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学政考棚位于建水县翰林街,也称提督学院考棚,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移至今址,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学政考棚坐北朝南,宽40m,长150m,占地面积6000㎡。以甬道为中轴线,对称布局,有六进院及东西厢房共计60余间房屋。其中,一进院为鼓厅、号门;二进院为龙门;三进院设有东西文场;四进院为致公堂;五进院为戒慎堂;六进院为钦命提督学政公署。厢房为平房,用木板隔成单人考试房,设考场20余个,为国内罕见之保存完整的古代大型考场之一,是云南唯一幸存的考棚类建筑。
( )是该历史文化街区中存在的第一类火灾危险源。
A:文化古建筑的木质构件 B:电源、火源 C:街区内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D:街区内安装的自动灭火系统 E:街区内安装的室内外消火栓系统
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突出区域特色,其中关中地区以历史文化和()为重点。
A:现代文化 B:黄土文化 C:革命文化 D:绿色文化
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突出区域特色,其中陕北地区以革命文化和()为重点。
A:现代文化 B:黄土文化 C:历史文化 D:绿色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是保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按照规划做好保护工作的关键,其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内容不包括()
A: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B: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C: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D:保护规划一次性实施方案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正确处理( )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A:社会文化发展 B:现代化城市发展 C:现代化文化发展 D: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涵盖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大量历史建筑的是( )。
A: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B:历史文化名乡 C:历史文化街区 D: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在于( )。
A: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复兴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需要 B: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抢救我国濒危历史文化资源的需要 C: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D: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延续历史文脉,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E: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经济的需要
历史文化名城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并公布的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 B:由国务院核定并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C:由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共同组成的 D:由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所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