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8岁,因“行走不稳伴肢体动作不协调3年”来诊。家族史:祖父,父亲,一个伯父及其一个女儿有类似表现,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神经系统查体:慢眼动,水平眼震,构音障碍,指鼻,跟膝胫试验欠稳准,步态不稳,步基宽,摇晃,肌张力增高,下肢腱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家族中患者发病年龄逐代提前,称为
A:个体差异 B:表型变异 C:遗传异质性 D:CAG动态突变 E:遗传早现
患者女,52岁,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6个月就诊。疼痛在活动时发生,持续5~10 min缓解,安静时无症状。静息心电图I1, I2,aVF,V5~V6导联 ST段水平型压低,T波双向。既往糖尿病史5年,高血压史6年,控制不满意。母亲死于脑卒中。
针对此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血压控制到140/90 mmHg以下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80 mg/dl 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6%~7% D:鼓励患者活动,以不诱发心绞痛为度 E:首选β-受体阻滞剂+ACEI治疗 F:首选硝酸酯+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患者女,52岁,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6个月就诊。疼痛在活动时发生,持续5~10 min缓解,安静时无症状。静息心电图I1, I2,aVF,V5~V6导联 ST段水平型压低,T波双向。既往糖尿病史5年,高血压史6年,控制不满意。母亲死于脑卒中。
针对此患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血压控制到140/90 mmHg以下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到80 mg/dl 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6%~7% D:鼓励患者活动,以不诱发心绞痛为度 E:首选β-受体阻滞剂+ACEI治疗 F:首选硝酸酯+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患者女性,24岁,因腹泻2个月就诊。大便5~6次/日,带鲜血。血与大便相混,里急后重。曾不规律服用利复兴5天,效果不满意。1周前进食海鲜后腹泻,便血加,伴发热,最高体温37.6℃。
关于该患者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 )
A:为除外肠道细菌感染,应行大便培养检查 B:为除外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性疾病,可以用抗生素试验性治疗 C:虽然患者病程不是很长,但患者便血,腹泻已经2个月,应用抗生素效果不满意。应考虑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 D:患者病程短,进食海鲜后病情加重,伴发热,而且有里急后重,后者是细菌性痢疾的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细菌性痢疾成立,可立即应用抗生素治疗,无需结肠镜检查,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E:应注意患者的出入量平衡,充分补钾,以免低钾。
程女士,60岁,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告知患者警惕
A:低血糖反应 B:酮症发生 C:胃肠道反应 D:过敏反应 E:肾功能损害
患者女性,81岁,退休干部。冠心病住院治疗,住院前3天与护士们关系融洽。第4天,年轻护士张某在为其进行静脉输液时,静脉穿刺3次失败,更换李护士后方成功。患者非常不满,其女儿向护士长进行抱怨。从此,患者拒绝张护士为其护理。
一周后,患者夜间突然自觉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值夜班的张护士给予患者坐位,双腿下垂,吸氧,通知医生看诊。经过与医生共同抢救,患者转危为安。患者女儿向张护士和医生表示感谢,张护士表示这是应该做的,是作为护士应尽的义务。张护士尽的义务是
A:临床护理义务 B:紧急救治患者的义务 C:正确执行医嘱的义务 D: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 E:参加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救护的义务
某男性患者,年龄19岁,因外伤急诊手术,术中输血300ml,术后一周康复出院。5个月后复查,发现抗-HCV抗体阳性。血站查其供血者王某,当时的检验结果全部正常。
该患者接受的血液,虽然按国家的要求已进行了与输血相关的传染病检测,但有可能导致输血者丙型肝炎的感染,主要原因是
A:检验人员失职 B:献血者处于检测的窗口期 C:试剂失效 D:标本错误 E:记录错误
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某位46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发现其评价年龄为48岁、增长年龄(或可达到年龄)为42岁。
根据评价年龄、实际年龄、增长年龄(或可达到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该男子属于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C: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类型 D:少量危险型 E:个体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
某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治疗中应告知患者警惕
A:低血糖反应 B:酮症发生 C:胃肠道反应 D:过敏反应 E: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