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4岁,因“发现腹腔积液2个月”来诊。行卵巢肿瘤探查术,术中见双侧卵巢肿物,右卵巢肿物直径5.5 cm,左卵巢肿物4.5 cmx2.5 cmx1.0 cm,切面实性,质中偏脆。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为(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7(-),CK20(+),CDX2(+),CA125(-)。) 
A: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B:子宫内膜样腺癌 C: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D:转移癌 E:间质卵泡膜细胞增生症 F:卵巢黄体囊肿
患者女,21岁,因“腹部不适6个月”来诊。B型超声:腹腔多发性肿瘤。术中发现盆腔,腹膜和卵巢形成多个肿瘤结节,肿瘤灰白色,外表光滑,质地坚实。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 
A:小细胞癌 B: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C: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D:淋巴瘤 E: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F:胚胎性横纹肌肉瘤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某女性患者,25岁,未婚,因诊断卵巢肿瘤入院治疗。肿瘤位于子宫右侧,约10cm直径大。
为判断肿瘤的良恶性,除哪项检查外均有助于诊断
A:盆腔B超检查 B:盆腔CT检查 C:盆腔MRI检查 D:盆腔空气造影 E:腹腔镜检查
某女性患者,25岁,未婚,因诊断卵巢肿瘤入院治疗。肿瘤位于子宫右侧,约10cm直径大。
为判断肿瘤的良恶性,除以下哪项检查外均有意义
A:测血清CA B:测血清AFP C:测血清PRL D:测血清HCG E:测血清LDH
某女性患者,52岁,三月来出现腹胀、纳差、乏力,并觉腹部逐渐增大,月经量减少,周期正常。妇检: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触及7~8cm直径的半实质性肿块,与周围组织粘连,双侧骶韧带有散在结节。
结合患者年龄,患有何种卵巢肿瘤的可能性最大
A:浆液性囊腺癌 B:粘液性囊腺癌 C:颗粒性细胞瘤 D:无性细胞瘤 E:内胚窦瘤
某女性患者,43岁,月经规律,自觉腹部胀痛、消瘦就诊。超声显示:子宫未见异常;左右卵巢可见大小分别为68mm×51mm、57mm×43mm呈椭圆形、边界清楚、被膜完整、高低回声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内有不规则无回声区;腹水中等量,并于上腹部胃区可见"假肾状"回声。
不易引起腹水的卵巢肿瘤是
A:粘液性囊腺癌 B:浆液性囊腺癌 C:卵巢囊性畸胎瘤 D:卵巢纤维瘤 E:卵巢转移癌
某女性患者,43岁,月经规律,自觉腹部胀痛、消瘦就诊。超声显示:子宫未见异常;左右卵巢可见大小分别为68mm×51mm、57mm×43mm呈椭圆形、边界清楚、被膜完整、高低回声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肿块内有不规则无回声区;腹水中等量,并于上腹部胃区可见"假肾状"回声。
不易引起腹水的卵巢肿瘤是
A:黏液性囊腺癌 B:浆液性囊腺癌 C:卵巢囊性畸胎瘤 D:卵巢纤维瘤 E:卵巢转移癌
患者女,21岁,因“腹部不适6个月”来诊。B型超声:腹腔多发性肿瘤。术中发现盆腔、腹膜和卵巢形成多个肿瘤结节,肿瘤灰白色,外表光滑,质地坚实。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光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如图所示。) 
A:小细胞癌 B: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C: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D:淋巴瘤 E:骨外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