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岁,因“COPD恶化和肺炎”住院。期间行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虽然临床症状好转,但试图停止机械通气时不成功。住院期间行气管造口术15d。现医师希望行非侵入性通气。血氧计监测血氧饱和度(SpO),红外线二氧化碳监测仪连接到通气装置监测终末潮气二氧化碳分压(PETCO)。第15天实验室检查:pH7.41~7.45,FiO0.40,HCO32~36mmol/L,COHb1.5%~1.8%,PaCO56~63mmHg,高铁血红蛋白(MetHb)0.8~1.0,PaO70~88mmHg,Hb132~134g/L,SaO90%~93%。

在第18天下午,血氧计显示SpO从93%下降到88%持续1h。用另一个血氧计也证实了下降。同时PETCO稳定在38mmHg。SpO下降的原因是

A:增加V/Q失衡 B:PaO下降 C:碳氧血红蛋白过量 D:氧离曲线右移 E:氧离曲线左移 F:PaO升高

患者女,36岁。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2个月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既往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史。

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时纠正缺氧的方法不包括

A:吸氧 B: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吸痰 C:__氧舱疗法 D: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E:药物冬眠 F:静脉注射甘露醇,葡萄糖,呋塞米 G:给予ATP及细胞色素C H:抗生素的应用

患者女,36岁。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2个月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既往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史。

一氧化碳中毒时应首选的是

A:细胞色素C B:给氧 C:甘露醇 D:利尿剂 E:中枢兴奋剂 F:抗生素

患者女,36岁。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入院,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出院。2个月后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既往无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史。

抢救一氧化碳中毒时纠正缺氧的方法不包括

A:吸氧 B: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吸痰 C:__氧舱疗法 D: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E:药物冬眠 F:静脉注射甘露醇,葡萄糖,呋塞米G. 给予ATP及细胞色素CH. 抗生素的应用

男,25岁,突发昏迷送入院。其口唇樱桃红,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分,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CO中毒,血清中碳氧血红蛋白水平为 ( )

A:10%~20% B:5%~10% C:30%~50% D:50%~60% E:60%~70%

患者男,33岁,一氧化碳中毒3小时后入院。现患者深昏迷,呼吸规整,血碳氧血红蛋白(HbCO)50%。

该患者的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机械通气 B:__氧舱治疗 C:应用呼吸兴奋剂 D:持续低流量给氧 E:应用冬眠药保持体温

某男性患者,68岁,3天前因受凉感冒,而致发热、剧咳、咯大量黄色脓痰、气急、发绀,今晨起更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故急送来院就诊。有吸烟史30余年,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已20多年。体检:T 39.2℃,P 122次/分,R 30次/分,BP 140/90mmHg。半卧位,意识模糊,唇颊发绀;球结膜充血。实验室检查:血液红细胞计数5.5×10/L,血红蛋白含量160g/L;白细胞计数13×10/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92;动脉血氧分压6.9kPa,二氧化碳分压8 kPa。

该病人最恰当的给氧方式为

A:无需给氧 B:面罩高浓度给氧 C:面罩给纯氧 D: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E: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F:鼻导管给纯氧 G:酒精湿化给氧 H:5~6L/分鼻导管给氧

某男,26岁,突发昏迷送入院。其口唇樱桃红,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分,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

中毒CO中毒,血清中碳氧血红蛋白水平为

A:10%~20% B:5%~10% C:30%~50% D:50%~60% E:60%~70%

某男性患者,67岁。3天前因受凉感冒,而致发热、剧咳、咯大量黄色脓痰、气急、发绀,今晨起更出现神志模糊,躁动不安,故急送来院就诊。有吸烟史30余年,出现慢性咳嗽、咳痰已20多年。体检:T39.2℃,P122次/分,R30次/分,BP140/90mmHg。半卧位,意识模糊,唇颊发绀;球结膜充血。实验室检查:血液红细胞计数5.5×10/L,血红蛋白含量160g/L;白细胞计数13×10/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92;动脉血氧分压6.9kPa,二氧化碳分压8kPa。

该病人最恰当的给氧方式为

A:无需给氧 B:面罩高浓度给氧 C:面罩给纯氧 D:鼻导管高浓度给氧 E:鼻导管低浓度给氧 F:鼻导管给纯氧 G:酒精湿化给氧 H:5~6L/分鼻导管给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