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
为( )。
A:0.64 B:1.00 C:1.18 D:1.41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为( )。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严重不足
某零件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允许的误差是(+0.007,-0.007)。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零件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对该道工序的能力进行评估,经抽样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0.002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道工序的过程能力指数为( )。
A:0.86 B:1.00 C:1.18 D:1.41
某零件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允许的误差是(+0.007,-0.007)。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零件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对该道工序的能力进行评估,经抽样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0.002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1.25,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为0.75,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机械手表的一个齿轮设计尺寸为4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8,-0.008)。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25。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中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这种状态被称为( )。
A:过程有偏 B:过程无偏 C:充足状态 D:不足状态
抽取样本应遵循下列原则,但不包括()
A:必须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获取样本 B:应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体有同等的可能性被抽到 C:样本应该是总体的缩影,除了观察例数不同之外,其他方面理论上要和总体完全一样 D: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研究者应精心选取调查对象 E:采取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可以减少研究者有意无意给样本带来的偏性
在固定样本连续调查法中,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资料的连续性,又能减轻调查户的负担,可采取()。
A:样本轮换 B:任意抽样 C:判断抽样 D:配额抽样
为保证样本较好的代表性,排除研究者在抽样过程中的主观意向,严格采用()的抽样方法。
A:随机化 B:简单化 C:分层化 D:群体性
采用()的方法;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分析研究需要,调查对象的选择需由调查主体负责抽样,调查对象确定后不随意更改。
A:样本抽样 B:随机抽样 C:定点抽样 D:定期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