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6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I1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患儿女,8岁,因“乳房增大,身高增长加快,阴道分泌物增多”来诊。查体:身高132 cm,体重30 kg;双侧乳房发育(Tanner I3期),外阴发育正常,阴毛Tanner I3期,阴蒂无肥大,大,小阴唇着色,发育良好。
此患者的诊断是(提示 实验室检查:FSH,LH升高到成人水平,HCG正常,癌性标志物正常;GnRH兴奋试验LH较基线升高9倍,FSH升高3倍。B超:双侧卵巢多个卵泡发育。MRI:未发现垂体,鞍区,第三脑室,松果体区的异常病变。)
A:单纯乳腺发育 B:性早熟 C:中枢性性早熟 D:外周性性早熟 E:特发性性早熟 F:真性性早熟 G:假性性早熟 H:完全性性早熟
患儿女,9岁,因“乳房增大,身高增长加快,阴道分泌物增多”来诊。查体:身高132 cm,体重30 kg;双侧乳房发育(Tanner Ⅲ期),外阴发育正常,阴毛Tanner Ⅲ期,阴蒂无肥大,大、小阴唇着色,发育良好。
此患者的诊断是(提示:实验室检查:FSH、LH升高到成人水平,HCG正常,癌性标志物正常;GnRH兴奋试验LH较基线升高9倍,FSH升高3倍。B超:双侧卵巢多个卵泡发育。MRI:未发现垂体、鞍区、第三脑室、松果体区的异常病变。)
A:单纯乳腺发育 B:性早熟 C:中枢性性早熟 D:外周性性早熟 E:特发性性早熟 F:真性性早熟 G:假性性早熟 H:完全性性早熟
某男性患者,17岁,因“怕热、多汗、心悸1年伴乳房肿胀半年”来诊。查体:P 92次/min;消瘦;双眼无突出,甲状腺Ⅰ度弥漫性肿大;双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圆盘状乳腺组织,边界清,无粘连,有压痛;心、肺、腹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双手细震颤(+);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该患者的乳房发育最可能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乳房发育 B:青春期男子乳房发育 C:特发性男子乳房发育 D: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乳房发育 E:睾丸功能减退伴发的乳房发育
某男性患者,62岁,发现左侧乳房较对侧明显增大3个月,轻微疼痛,无乳头溢液,无肿瘤病史。体检:双乳头无内陷,左侧乳房可触及直径约4 cm的肿块,边界清,质不硬,位于乳头乳晕后方,右乳未触及肿块,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诊断为男性乳房发育症,经三苯氧胺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其最佳的治疗是
A:手术乳腺切除 B:理疗 C:随诊,观察 D:手术切除睾丸 E:口服甲基睾丸素
青春期的发育特征乳房发育是
A:青春期最早征象 B: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C: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标志 D:男性青春期发育后的正常生理现象 E:男性青春期第一信号
临床资料:男,23岁,中等身材。自述青春期发育后双乳房拟女性样增大。临床物理检查:双侧乳房呈对称性肥大、隆起,乳房无触痛,内未扪及肿块。超声综合描述:双乳腺扫查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浅筋膜、皮下脂肪层、深筋膜层、纤维组织、胸大肌及肋骨;上述各层图像清晰,层次分明,未见腺体层结构,皮下脂肪层明显增厚,厚度3.8cm,乳头旁扫查未见乳腺导管结构。
超声提示()
A:男性乳腺癌 B:男性正常乳房声像图 C:男性乳房发育症(男性乳腺增生症或男子女性型乳房) D: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脂肪性乳腺)
男性,30岁,因“乳房增大3年,影响美观”入院。查体:身材肥胖,发育正常。双侧乳房对称性肥大,隆起,未扪及肿块,无触痛。无其他系统疾病病史。据此诊断()。
A:特发性男性乳房肥大症 B:肿瘤性男性乳房肥大症 C:药物性男性乳房肥大症 D:假性男性乳房发育症 E:以上都不对
青春期的发育特征乳房发育是
A:青春期最早征象 B: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开始 C:女性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的重要标志 D:男性青春期发育后的正常生理现象 E:男性青春期第一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