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因“凭空闻声,自语,懒散5年,加重1个月”入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接受氟哌啶醇,舒必利,利培酮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一直未获完全缓解,目前仍服用利培酮2mg/d。既往史阴性,性格内向,做事认真,固执。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提示:患者仍诊断为分裂症,进一步收集病史资料,以往用药最高剂量为氟哌啶醇16mg/dx90d,舒必利1800mg/dx90d,利培酮2mg/dx40d。)
A: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B:合并心理治疗 C:换用五氟利多 D:肌内注射长效抗精神病针剂 E:增加利培酮剂量至治疗量,观察疗效 F:换用奥氮平 G:告知护理人员注意监督患者服药 H:合并碳酸锂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这种情况最可能是(提示:经上述处理,不良反应消失,利培酮于第4天加至4mg/d,氟哌啶醇每晚肌内注射5mg,冲动症状得到控制。第6天护理人员汇报患者体温38.8℃。查体:P110次/min,出汗较多,肌张力明显增高,其他无异常。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欠清晰,时间及人物定向差,问答不切题,难以进行有效精神检查。)
A:严重锥体外系反应 B:药物变态反应 C:感冒 D:上呼吸道感染 E:5-HT综合征 F:恶性综合征 G:散发性脑炎 H:心脏病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此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抗病毒药物 C:腰穿取脑脊液送检 D:停用一切抗精神病药物 E:停用氟哌啶醇,继续口服利培酮 F:静脉输液,加强支持治疗 G:肌内注射东莨菪碱 H:口服溴隐亭
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出院时患者及家属咨询注意事项,下列建议正确的是(提示:该患者经过2个月的治疗,获得临床痊愈,自知力恢复,体重明显增加。)
A:目前可以换用对体重无影响的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 B:适当增加运动 C:控制饮食,减少糖类摄入 D:继续按照目前剂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巩固治疗 E:抗精神病药物减至目前剂量的2/3以减少对体重的影响 F:药物由家人保管,督促患者服药 G:因患者恢复良好,可以自行定期复查以促进其社会功能更好的恢复 H:由家人陪同,定期门诊复查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利培酮(有图)的组成是( )
A:氭氮平(图) B:氯噻平(图片) C:齐拉西酮(图) D:帕利哌酮(图) E:阿莫沙平(图)
关于利培酮的药动学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B:口服后,吸收较慢,生物利用度低 C:与氯氮平合并用药,利培酮血药浓度不受影响 D:肝代谢少,利培酮血药浓度高 E:利培酮本身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
关于利培酮,叙述正确的是()
A: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的个体差异大于利培酮 B:利培酮的浓度与剂量呈正相关 C:9-羟基-利培酮浓度与利培酮的剂量呈正相关 D:利培酮及9-羟基-利培酮血药浓度之和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显著相关 E:利培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视神经损害
利培酮为
A:镇痛药 B:镇静催眠药 C:抗帕金森病药 D:全身麻醉药 E:抗精神失常药
利培酮错误的是()
A: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B:锥体外系副作用小 C:口服吸收完全 D:代谢产物有抗精神病活性 E:属于三环类抗精神病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