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
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
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 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 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 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 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 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患者女,25岁,初产妇已足月妊娠,现出现规律宫缩,拟分娩镇痛。
关于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椎管内镇痛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应尽量少用 B:椎管内镇痛采用低浓度麻醉药和阿片类药,对产程和胎儿的影响小,是首选的方法 C:第1产程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5~10μg/ml可起到第1产程镇痛作用 D:硬膜外常使用低浓度(0.1%~0.125%)布比卡因与低剂量舒芬太尼(0.2~0.6μg/ml)合剂 E:硬膜外注射吗啡4mg,可能导致延迟性呼吸抑制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
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 ( )
A:1~2mg B:2~4mg C:4~5mg D:5~6mg E:7~8mg
二十八岁初产妇,正常妊娠,平素体健,无其他并发疾病;3h前破水,现出现规律宫缩,宫口2~3cm,宫缩时疼痛难以忍受,强烈要求分娩镇痛。
该患者最适于接受何种分娩镇痛
A:间断肌注哌替啶(度冷丁)镇痛 B:硬膜外PCA镇痛 C:单次椎管内注药镇痛 D: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 E:间断注射地西泮和吗啡镇痛
二十八岁初产妇,正常妊娠,平素体健,无其他并发疾病;3h前破水,现出现规律宫缩,宫口2~3cm,宫缩时疼痛难以忍受,强烈要求分娩镇痛。
如果患者因故不能采用椎管内注射分娩镇痛,患者目前最宜选则下列哪种方式进行分娩镇痛
A:间断氧化亚氮(笑气)吸入镇痛 B:间断肌注哌替啶(度冷丁)镇痛 C:间断注射地西泮和吗啡镇痛 D:采用静脉PCA镇痛 E:静注硫喷妥钠镇痛
二十八岁初产妇,正常妊娠,平素体健,无其他并发疾病;3h前破水,现出现规律宫缩,宫口2~3cm,宫缩时疼痛难以忍受,强烈要求分娩镇痛。
如果患者因故不能采用椎管内注射分娩镇痛,当地也没有氧化亚氮(笑气)吸入装置,那么该患者可选哪种方式进行分娩镇痛
A:吸入异氟醚镇痛 B:间断肌注吗啡镇痛 C:间断肌注哌替啶(度冷丁)结合宫颈旁阻滞镇痛 D:吗啡静脉PCA镇痛 E:地西泮静脉PCA镇痛
下列关于ICU患者镇静与镇痛治疗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镇静与镇痛的治疗应同时进行 B:应首先进行镇静治疗 C:在祛除或减轻导致疼痛、焦虑和躁动的诱因之前,应尽可能首先给予镇痛 D:镇静药物 E:以上说法均不对
下列关于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充分祛除可逆诱因的前提下,躁动的病人才考虑镇痛、镇静治疗 B:为改善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度和人,机同步性,可以给予镇静、镇痛治疗 C:为提高诊断和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可预防性采取镇静、镇痛 D:对焦虑病人应在祛除各种诱因基础上给予镇静治疗 E:应该采取适当措施提高ICU病人睡眠质量,包括改善环境、非药物疗法舒缓紧张情绪
下列哪些说法符合ICU内镇静和镇痛的要求
A:对于合并疼痛因素的患者,在实施镇静之前给予镇痛 B:为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和人机同步性,可以给予镇静镇痛治疗 C:病因不明确的各种疼痛给予镇痛治疗 D:提高诊断和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可预防性给予镇静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