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的因素是

A: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B:血pH值升高 C:血磷降低 D:血1,25-(OH)2D3增高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某患者,因服毒昏迷不醒,被送入急诊室抢救。其家属不能准确地说出毒物的名称及性质,观察病人双侧瞳孔缩小。

在不知毒物名称和性质的情况下,护士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请家属立即查清毒物名称后洗胃 B:抽出胃内容物送检,再用温水洗胃 C: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减少毒物吸收 D:鼻饲牛奶或蛋清水,以保护胃黏膜 E:禁忌洗胃,待清醒后用催吐法排出毒物

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的因素是()

A: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B:血pH升高 C:血磷降低 D:血1,25-(OH)2D3增高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空气中有毒物的含量,即有毒物的浓度大小,( )。

A:浓度越大,危害也越大。 B:浓度越大,危害也越小。 C:浓度增大,危害变化缓慢。 D:危害不受浓度影响。

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的因素是()。

A: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B:血pn值升高 C:血磷降低 D:血1,25-(Q1)2D3增高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引起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的因素是

A:血浆蛋白浓度降低 B:血PH升高 C:血磷降低 D:血1,25(OH)2D3增高 E: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靶分子上终毒物的浓度取决于( )

A: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吸收 B:外源化学物的排泄和分布 C:毒物在靶部位浓度增加或减少的相对有效性 D:毒物在体内的重吸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