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为了合理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下列为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A: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 B: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 C: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 D: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 E: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 F: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 G:生成低共溶混合物产生液化

病历摘要: 为了合理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制剂稳定性研究中,有效期的含义为:

A: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20%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1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在室温崩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在室温排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F:药物在高温下含量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G:药物在高温下含量降低20%所需要的时间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呈现有效抗癫痫作用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为了合理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以下为药物的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A:水杨酸盐与碱性药物配伍变色 B:配伍后混悬剂的药物粒径变大 C:固体药物配伍后出现潮解、液化与结块 D:配伍后乳剂产生絮凝现象 E:溶剂的组成改变出现混浊与沉淀 F:光照下氨基比林与安乃近混合后快速变色 G:生成低共溶混合物产生液化

为了合理进行剂型设计,提高制剂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重视、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制剂稳定性研究中,有效期的含义为

A: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B: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20%所需要的时间 C:药物在室温含量降低10%所需要的时间 D:药物在室温崩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E:药物在室温排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F:药物在高温下含量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G:药物在高温下含量降低20%所需要的时间

关于同一种药物的有效剂量及血药浓度,叙述正确的是()

A:对不同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相同 B:对不同种属的动物,产生相同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相近 C:对同一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差异极大 D:对同一种属的动物,产生相同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相差极大 E:对不同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与产生相同药理作用时的血药浓度均相差极大

关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叙述错误的是()

A:低于最低有效浓度可能达不到治疗目标 B:只要血药浓度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必要再进行用药方案的调整 C: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窄的药物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D:药物非线性药动学发生在低于最低有效浓度时 E:高于最高有效浓度时易发生不良反应

关于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相同 B:不同种属的动物有效剂量相同 C:不同的药物剂型有效血药浓度不同 D:药物治疗作用强弱取决于药品质量 E:不同种属的动物呈现相同药理作用的血药浓度相近

茶碱类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是由于

A:生物利用度低 B:体内药物清除速率不定 C:易产生不良反应 D: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治疗窗窄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当药物在体内吸收和消除达平衡时的血药浓度称为

A:药物半衰期 B:血药浓度峰值 C:生物利用度 D:药物有效期 E:药物的分布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