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因纳差,剑突下疼痛,消瘦入院。胃镜示胃体近小弯侧一巨大溃疡,边缘不整,呈堤坝状隆起,溃疡底部污秽。
术后标本大体如图,镜下如图,病理诊断应为 ( )

A:黏液腺癌 B:印戒细胞癌 C:高分化腺癌 D:中-低分化腺癌 E:以上均不是
患者,男,50岁。因纳差,剑突下疼痛,消瘦入院。胃镜示胃体近小弯侧一巨大溃疡,边缘不整,呈堤坝状隆起,溃疡底部污秽。
关于胃癌预后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早期胃癌预后好,黏膜下癌5年生存率约80~90% B:晚期胃癌5年存活率仅20~30% C: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与预后相关 D:预后与肿瘤间质的淋巴-浆细胞反应无关 E:一般肠型胃癌预后较好
患者女性,32岁,病人胸骨后不适,返酸,胃灼热1年,进食后上腹胀满伴剑突下疼痛及气短10个月,乏力消瘦1个月。胸片提示左心影后气液平面。
若食管钡餐示膈下食管段变短增宽或消失,賁门部呈现幕状向上牵引,膈上可见胃囊膈上出现食管胃狭窄环。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食管憩室 B:食管平滑肌瘤 C:先天性膈疝 D:賁门失弛缓症 E:賁门胃底癌 F:食管裂孔疝 G:食管癌
患者男性,48岁。间歇性上腹痛半年,饥饿及晚间疼痛加重,有时反酸明显,长期吸烟。查体:瘦长体形,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不大。
患者间断服药后症状略改善,2天前饮酒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并柏油样便,量约500ml,天,伴腹胀,恶心,未呕吐,来院急诊。此时应注意检查的项目包括
A: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 B: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C:凝血功能检查 D:大便潜血并虫卵检查 E:心电图 F:有无肝浊音界消失 G:腹部诊断性穿刺 H:腹部X线检查
男性,40岁,右上腹隐痛3个月,消瘦3周。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体检:肝肋下未及,剑突下可及4cm,质硬,未及肿块,移动性浊音(-)。B超示左肝一4cmx5cm大小实质性占位。
该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
A:消化道或腹腔内出血 B:肝性脑病 C:肠梗阻 D:肺部感染 E:膈下积液或脓肿
男性,40岁。间断性上腹胀,乏力3年,加重1周。有乙肝病史13年。查体:心肺无异常。腹部饱满,腰背部可见静脉曲张。肝剑突下3cm,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肝功能检查正常。腹部超声检查:腹水,肝右叶最大斜径约14cm,剑突下肝尾叶前后径6cm,脾长15cm,厚5.6cm。
超声诊断最直接可靠的依据是
A:肝大,以肝尾叶增大明显,脾大 B:腹水 C:下腔静脉受压或梗阻 D:肝实质回声不均 E:肝后下腔静脉内可见隔膜型梗阻
女性,50岁。间断上腹部隐痛10年余,冬春季节较明显,近半年自觉上腹疼痛加重,伴腹胀,厌食,体重下降,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目前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目前不需要治疗 B:内镜下治疗 C:手术治疗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某女性患者,54岁,上腹部隐痛不适1年半,加重3个月入院,上腹痛不规则,偶伴暖气,饭后饱胀。近一个月体重减轻3公斤,大小便正常,原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体验:消瘦,左锁骨上可扪及一约花米大小淋巴结,质中偏硬。腹平软,剑突下偏左轻压痛,左上腹近剑突下似可扪及一肿块,界线不清,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
胃镜检查发现胃窦,小弯后壁及部分前壁大片溃疡,表面不平,是结节样及肿块样改变,周围不规则,活检为低分化腺癌,此患者胃镜下改变属哪型胃癌
A:进展明胃癌 B:隆起型 C:平坦型 D:浸润型 E:凹陷型 F:微小胃癌 G:小胃癌
某女性患者,51岁,间断上腹部隐痛10年余,冬春季节较明显,近半年自觉上腹疼痛加重,伴腹胀、厌食,体重下降,查体:神志清楚,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目前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目前不需要治疗 B:内镜下治疗 C:手术治疗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属于剑突下声窗常用切面的是()
A:心尖两腔心切面 B:剑突下四腔心切面 C:双心房切面 D:下腔静脉长轴切面 E:肺动脉长轴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