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4岁,左大腿下段碰伤后肿痛1个月,近2周来症状加剧,夜间明显,体温正常。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提示 病变穿刺活检示穿刺物细胞成分丰富,呈上皮样或梭形,大小不等,核深染,可见活跃的核分裂相,细胞间见小梭形或片状肿瘤性骨样组织;MRI示:左股骨下段,见一约8.0 cmx5.5 cm大小近椭圆状异常信号,皮质不完整。)

A:左股骨下段骨折骨痂形成 B:左股骨下段骨髓炎 C:左股骨下段GCT D:左股骨下段软骨肉瘤 E:左股骨下段OS F:左股骨下段纤维肉瘤 G:左股骨Ewing肉瘤

患者女,14岁,左大腿下段碰伤后肿痛1个月,近2周来症状加剧,夜间明显,体温正常。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提示 肺部CT扫描(-),左股骨下段MR检查未见跳跃病灶。)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C:放射治疗 D:放射性核素治疗 E:单纯化疗 F:新辅助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 G:单用免疫治疗

男性,32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检验:Hb110g/L,WBC 62x10/L,血小板18x10/L,分类早幼粒细胞0.03(3%),中幼粒0.15(15%),晚幼粒0.20(20%),杆状粒0.25(25%),分叶核0.23(23%),嗜酸细胞0.07(7%),嗜碱细胞0.02(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关于Ph染色体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Ph染色体是指9号染色体长臂远端与22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即t(9;22) B:Ph染色体阳性见于90%以上的慢粒病人 C:Ph染色体还可见于其他血液病,如急淋白血病 D:Ph染色体一般不因治疗而消失 E:Ph阳性慢粒预后较阴性者差

某男性患者,33岁,乏力、纳差,左上腹饱胀感3个月来诊。体检:胸骨下段轻压痛,脾肋下5cm,质地坚实,无压痛。检验:Hb110g/L,WBC 62×10/L,血小板18×10/L,分类早幼粒细胞0.03(3%),中幼粒0.15(15%),晚幼粒0.20(20%),杆状粒0.25(25%),分叶核0.23(23%),嗜酸细胞0.07(7%),嗜碱细胞0.02(2%)。拟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关于Ph染色体的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Ph染色体是指9号染色体长臂远端与22号染色体的长臂易位,即t(9;22) B:Ph染色体阳性见于90%以上的慢粒病人 C:Ph染色体还可见于其他血液病,如急淋白血病 D:Ph染色体一般不因治疗而消失 E:Ph阳性慢粒预后较阴性者差

某女患儿,15岁,左大腿下段碰伤后肿痛1个月,近2周来症状加剧,夜间明显,体温正常。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 ( 提示  病变穿刺活检示穿刺物细胞成分丰富,呈上皮样或梭形,大小不等,核深染,可见活跃的核分裂相,细胞间见小梭形或片状肿瘤性骨样组织;MRI示左股骨下段,见一约8.0 cm×5.5 cm大小近椭圆状异常信号,皮质不完整。)

A:左股骨下段骨折骨痂形成 B:左股骨下段骨髓炎 C:左股骨下段GCT D:左股骨下段软骨肉瘤 E:左股骨下段OS F:左股骨下段纤维肉瘤 G:左股骨Ewing肉瘤

某女患儿,15岁,左大腿下段碰伤后肿痛1个月,近2周来症状加剧,夜间明显,体温正常。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 ( 提示  肺部CT扫描(-),左股骨下段MR检查未见跳跃病灶。)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C:放射治疗 D:放射性核素治疗 E:单纯化疗 F:新辅助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 G:单用免疫治疗

某女患儿,15岁,左大腿下段碰伤后肿痛1个月,近2周来症状加剧,夜间明显,体温正常。

目前考虑的诊断是 ( 提示  病变穿刺活检示穿刺物细胞成分丰富,呈上皮样或梭形,大小不等,核深染,可见活跃的核分裂相,细胞间见小梭形或片状肿瘤性骨样组织;MRI示左股骨下段,见一约8.0 cm×5.5 cm大小近椭圆状异常信号,皮质不完整。)

A:左股骨下段骨折骨痂形成 B:左股骨下段骨髓炎 C:左股骨下段GCT D:左股骨下段软骨肉瘤 E:左股骨下段OS F:左股骨下段纤维肉瘤 G:左股骨Ewing肉瘤

某女患儿,15岁,左大腿下段碰伤后肿痛1个月,近2周来症状加剧,夜间明显,体温正常。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 ( 提示  肺部CT扫描(-),左股骨下段MR检查未见跳跃病灶。)

A:使用抗生素 B: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 C:放射治疗 D:放射性核素治疗 E:单纯化疗 F:新辅助化疗、手术等综合治疗 G:单用免疫治疗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