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健康教育评价的描述
形成评价
A:贯穿始终的针对个体,组织以及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B: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 C: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与不足 D:对目标人群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价 E: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变化的评估
以下是对健康教育评价的描述
总结评价
A:贯穿始终的针对个体,组织以及政策和环境的评价 B:进行目标人群选择,策略确定,方法设计 C:全面反映健康教育项目的成功与不足 D:对目标人群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的评价 E:目标人群生活质量的变化的评估
健康危险度评价是按一定的准则对暴露于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可能引起个人和群体产生某些有害健康效应的概率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A:危害鉴定 B:接触时间评价 C:污染来源鉴定 D:危险度特征分析 E:剂量-反应关系评定 F:暴露评价
评价包括形成评价、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
在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开展前进行的评价是
A:过程评价 B:形成评价 C:效果评价 D:总结评价 E:结果评价
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某位46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发现其评价年龄为48岁、增长年龄(或可达到年龄)为42岁。
根据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可以认为该男子
A:不存在任何危险因素 B:存在的危险因素已被去除 C:所存在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高于平均水平 D:所存在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等于平均水平 E:所存在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低于平均水平
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某位46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发现其评价年龄为48岁、增长年龄(或可达到年龄)为42岁。
根据评价年龄、实际年龄、增长年龄(或可达到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认为该男子属于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C: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类型 D:少量危险型 E:个体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可以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
患者,男,32岁,因细菌性扁桃体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出现全身瘙痒。立即停药,无特殊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为再给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该ADR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无关 E:无法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可以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
患者,男,45岁,因男性乙型肝炎给予干扰素治疗,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脱发,停用干扰素后,脱发症状好转,再次给予干扰素治疗,患者再次出现脱发。该ADR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无关 E:无法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机制颌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遇到可以ADR时,需要进行因果关系评价。
患者,男,45岁,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入院时9月8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88X/L,9月9日开始给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一周后肺炎治愈,9月11查血小板(PLT)90X/L,9月20日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PLT)92X/L,患者既往血常规情况不详。该患者血小板减少与氧氟沙星的因果关系评价结果是( )。
A:肯定 B:很可能 C:可能 D:可能无关 E:无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