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和用途包括
A:解热镇痛 B:抗自由基作用 C:75~150mg/日有抗血栓作用 D:抗炎抗风湿最好用至最大耐受量 E:既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也能降低正常人的体温 F:长期有规律服用可预防结肠癌(可能包括直肠癌) G:具有阻遏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的作用 H:具有抑制溶酶体酶释放的作用
阿司匹林片于1893年合成,至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它不仅出现在复方解热镇痛药中,近年来还发现具有新的药理作用、新临床用途,还发现了其一些典型的不良反应。
以下关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正确的是
A: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1 B:较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选择性抑制COX-2 C: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 D:阿司匹林能抑制COX-1、COX-2和脂氧合酶 E:阿司匹林能抑制PGE的产生 F:阿司匹林能抑制IL-1、TNF、IL-6和PGE的产生 G:阿司匹林在肝脏代谢成水杨酸后方具有活性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其中脂肪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保健作用,但还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
具有降低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主要是
A:β-硫代葡萄糖苷 B:寡苷 C:酚糖苷 D:黄酮类 E:低聚糖
地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是______。
A:作用于DA受体 B:作用于受体、 C:作用于5-HT受体 D:作用于M受体 E:作用于α2受体
地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DA受体 B:作用于受体 C:作用于5-HT受体 D:作用于M受体 E:作用于α2受体
地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DA受体 B:作用于受体 C:作用于5-HT受体 D:作用于M受体 E:作用于α2受体
地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机制是
A:作用于DA受体 B:作用于受体 C:作用于5-HT受体 D:作用于M受体 E:作用于α2受体
在药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还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
根据结构特征和作用,该药是
A:布洛芬 B:阿司匹林 C:美洛昔康 D:塞来昔布 E:奥扎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