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创业时的H公司,只生产风扇,需要的是当机立断的决策机制。当时采用直线式管理简单直接,环节清晰。几年后H公司已经变成了集团,直线式管理的弊端渐显。各个产品经营单位埋头生产,整个集团的五大种类,近千种产品统一由销售公司负责推广。产销脱节的矛盾使原有的市场优势渐渐失去。 1996年,H集团开始了事业部形式的体制改革试点,一年后,改革全面铺开。集团负责总体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取向,投资导向,资本经营和品牌经营,原有的五大类核心产品生产单位组建成五个事业部,实行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事业部自主权的充分落实带来了活力。各事业部由原先单纯的"生产型企业"变成了"市场型企业",在市场经营中主动出击,快速反应。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张先生说,以前的冷气机公司只管生产,实行事业部制后,它成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集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H集团副总裁陈先生描述道,实行事业部制以前,总裁一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原材料没有了,找总裁;产品有次品,找总裁。总裁成了"大保姆"。改革后,高层干部把以往埋头拉车的时间,用来抬头看路了,从日常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时间思考企业文化,经营方针等战略问题。
创业时的H公司采取直线式管理之所以是适宜的,并取得成功,是因为( )。
A:当时的环境是简单/动态的 B:公司当时是中小型企业 C:公司产品品种比较单一 D: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便于公司最高层对整个企业实施严格的控制
甲上市公司发生下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1)2010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58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每股买入价8元。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5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当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等)为18000万元。 (2)2010年3月16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1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4)2011年2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10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 (5)2011年3月12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10年度的现金股利。 (6)2012年1月4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价款5200万元。(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及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1)~(4)题。
下列关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描述正确的有( )。
A: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4502万元 B: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4647万元 C: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4495万元 D: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是4500万元
甲公司原由投资者A和投资者B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经营两年后,投资者A和投资者B决定增加公司资本,此时有一新的投资者C要求加入该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甲公司实施增资,将实收资本增加到900000元。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三方投资者均拥有该公司300000元实收资本,各占甲公司1/3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C以银行存款投入甲公司390000元。 (2)投资者A将一批原材料投入公司作为增资,该批材料账面价值95000元,合同约定价值105000元,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税额为17850元。投资者A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3)投资者B将一项专利权投入公司作为增资,投资合同中约定该专利权价值为125000元。 要求:假定以上合同约定的价值都是公允的。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题。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关于甲公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资本后,投资者A,B的持股比例不变 B:增加资本后,其资本溢价的金额为137850元 C:因接受投资者B的增资而计入无形资产的金额是125000元 D:因接受投资者A的增资而计入原材料的金额是95000元
甲公司原由投资者A和投资者B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经营两年后,投资者A和投资者B决定增加公司资本,此时有一新的投资者C要求加入该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甲公司实施增资,将实收资本增加到900000元。经三方协商,一致同意,完成下述投入后,三方投资者均拥有该公司300000元实收资本,各占甲公司1/3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C以银行存款投入甲公司390000元。 (2)投资者A将一批原材料投入公司作为增资,该批材料账面价值95000元,合同约定价值105000元,税务部门认定应交增值税税额为17850元。投资者A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3)投资者B将一项专利权投入公司作为增资,投资合同中约定该专利权价值为125000元。 要求:假定以上合同约定的价值都是公允的。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题。
甲公司接受投资者C投资时,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
A: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C 390000 B: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C 2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90000 C: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实收资本——C 300000 D: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C 300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90000
某公司拟进行股票投资,计划购买甲,乙,丙三种股票组成投资组合,已知三种股票的口系数分别为1.5,1.0和0.5,该投资组合甲,乙,丙三种股票的投资比重分别为50%,20%,30%,全市场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为9%,无风险收益率为4%。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投资组合风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投资充分组合时,可以分散掉所有的风险 B:投资组合的风险包括公司特有风险和市场风险 C:公司特有风险是可分散风险 D:市场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
李明是黎明信息公司的董事长,单枪匹马创下了今天的事业,算是相当成功的企业家,然而公司日益扩大,他却仍然躬亲处理所有的事务,把属下当成任意支配的助手。最近,李明发现公司员工并不欣赏他的管理作风。于是他邀请了一些顾问,为公司拟订专门的管理制度。顾问们建议他从内部提拔三位资深经理,自己退居咨询和顾问的地位。此外,经理们对于如何经营自己的部门必须提出更多创意,对于他们的管理能力也有加强的必要。李明确实积极地展开了训练计划,三位受到提拔的新经理都已在黎明公司服务多年,他们起先满腹狐疑。然而,真正使他们信服的还是李明的行动。然而在新经理们开始执行其变革后不久,李明的热情明显消失了。当他听说营销经理Rose计划把产品直接销给零售商时,他直截了当地制止了这个计划,与下属弄得很僵。现在李明比较平静了一些,他承认,他干涉经理们的行为对授权政策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但是他又说:"我不能不干涉他们,但是经验告诉我,他们做的是错事,毕竟公司里投资的是我的钱,不是他们的。"
黎明公司起先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集权型 B:分权型 C: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D:集权和与分权交替
(五) G公司财务部门正在编制下一年度的筹资计划,公司本年度的资产总计5亿元,负债总额为3亿元,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5亿元。经分析确认,G公司下一年度预计销售收入为1.8亿元,公司资产、负债分别和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关系不变。G公司决定下一年度的对外筹资采用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以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和增加融资的灵活性,实现公司利益关系者共赢的财务管理目标。
G公司计划利用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筹资,可选择的机构有( )。
A:信托投资公司 B:保险公司 C:证券公司 D:G公司下属子公司
(一)某公司拟进行股票投资,计划购买ABC三种股票,并设计了甲乙两种投资组合,ABC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5、1.0和0.5。甲种投资组合中,ABC三种股票的投资比重分别为20%、30%和50%。乙种投资组合中,ABC三种股票的投资比重分别为50%、30%和20%。同期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8%,无风险收益率为4%。
假定该公司拟通过改变投资组合来降低投资风险,则在下列风险中,不能通过此举消除的风险是( )。
A:宏观经济形势变动风险 B:国家经济政策变动风险 C:财务风险 D:经营风险
根据新的《公司法》,( )有权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A:股东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