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符号,并简释带[]字的含义。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1},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至公车刺取{2},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1}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
{2}刺取:刺探。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
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
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
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下列各组中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芳菲菲其弥章 B:蒲苇纫如丝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世之内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D: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22.下列划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步余马于兰皋兮 ②仕宦于台阁 B:①因求假暂归 ②于今无会因 C:①君家妇难为 ②阿母为汝求 D:①我心伤悲,莫我知哀 ②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难求假暂归
下面四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外连横而斗诸侯 B: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 C:除补卒吏,便从归府 D:乘犊车,从吏卒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B: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C: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D: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 上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1—14题。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③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④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⑤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⑥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⑦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⑧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⑨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2、选出下列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B.①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②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C.①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D.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②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13、下列句子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组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⑥
14、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故事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此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为何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徇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11、D(谢,告诉、劝告) 12、B(两个“相”都是指代性副词,可译作“他”。A因,副词,于是、就;因,连词,因此;C以,介词,把;以,连词,相当于“而”;D见,动词,见面;表被动) 13、A 14、D(写鸳鸯和鸣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绵绵不绝,选项的理解没有依据)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
⑴现代作家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的“边城”指的是我国偏远的 地区的一个边境小镇;鲁迅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用作者的话来说,这叫做不恤用了“ ”。
⑵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⑶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 。(《孔雀东南飞》)
⑷“ , 。”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5)纵有健妇把锄犁, 。况复秦兵耐苦战, 。(杜甫《兵车行》)
⑴湘西 曲笔 ⑵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⑶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⑷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⑸禾生陇亩无东西 被驱不异犬与鸡(8分,每空1分。5题限选4题。)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