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拥,持,拿。 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改变。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至,及。
17.下列加横线虚词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由山以上五六里
A:而又不随以怠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余之力尚足以入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
A: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不赂者以赂者丧 C:樊哙侧其盾以撞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 C: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樊哙侧其盾以撞(侧:名词用作动词,偏过) B: 头发上指(上:向上) C: 刑人如恐不胜(刑:犯罪的人) D: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为王)
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谁为大王此计者 B:樊哙从良坐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D: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阅读《鸿门宴》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樊哙侧其盾以(之)撞
C.则与(之)斗卮酒 D.窃为(之)大王不取也
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樊哙闯帐,面斥项王,在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斗争中起的作用是( )
A.使刘邦一方变劣势为优势 B.使刘邦一方摆脱了被动的处境
C.使项王决定放弃杀害刘邦的念头 D.使项、刘双方的斗争更加扑朔迷离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译: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2)那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解析:
【小题1】A、B、C三项中补出的“之”分别作动词“止”、介词“以”、动词“与”的宾语,而D项中“为”(认为)的宾语是“大王不取”,其间不应加“之”。
【小题1】为沛公辩解。
【小题1】联系全文事件发展脉络及情节间的关系作推断确认。
【小题1】参考译文::
于是张良到军门外去见樊哙。樊哙说:”今天的事情怎样?”张良说:”非常危急!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让我进去,和他们拼命。”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士兵想要阻止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揭开帷幕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立起,站着(一口气)把酒渴了。项羽说:”赏给他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半生的猪腿。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诸将领约定: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占有动用,封闭了官室,退军驻扎在霸上,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 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出入和发生意外的事变。象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谗言,要杀有功劳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啊!我自己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样的做法”。项羽无话可答,说:”坐吧。”樊哙使挨着张良坐下。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回答下列各题。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目:用眼示意
B.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鸟的翅膀
C.则与斗卮酒 与:给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樊哙侧其盾以撞 B. 拔剑切而啖之
吾其还也 夜缒而出,见秦伯

C. 欲诛有功之人 D. 窃为大王不取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公为我献之
翻译下列语句。
⑴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
⑵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
根据文段情节,简要概括范增、樊哙二人的性格特点。
答: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⑴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⑵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关门,(为的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小题1】
⑴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果敢坚决(2)勇猛粗豪,不顾生死;粗中有细,勇中有谋。
解析:
【小题1】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小题1】之:均作结构助词,作定语,的。A其:上句,作定语,他的;下句,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B而:均为连词,上句,表顺承,可不译;下句,表修饰,可不译。D为:上句,动词,认为;下句,介词,替,给。
【小题1】⑴计分点:不、若属、为所。
⑵计分点:遣、出入、非常。
【小题1】意思对即可,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