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褒禅山记》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分)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分)
【答案】(1)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2)有了志气与体力,而且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品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使之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以”,表并列;“则”,那么(2)句中“随”,跟随,盲从;“于幽暗昏惑”,在这里作名词,译为“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相”,支持,辅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各组加横线词语,不全为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于是余有叹焉。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纵一苇之所如。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凌万顷之茫然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2.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火尚足以明也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与“相夫教子”的“相”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 B:伯乐学相马 C: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高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互相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于是余有叹焉 B:余于仆碑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月出于东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