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中“其人”指(),“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中的“其人”指()。
合适的人;精通《内经》或藏有珍本的人
“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中“谢”的含义是()。
A:感谢 B:弃绝 C:谢词
阅读《赵普》一文,完成下列问题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 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卒用其人。
1、解释加点词语。
阖户( )尝奏( )少习( )循默(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祖常劝以读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碎裂奏牍掷地。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答: _
1、关、关上 曾经 熟悉 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2、宋太祖常常劝他读书 (太祖)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
3、刻苦读书 奏荐人才
赵 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1.下面对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普少习吏事(熟悉)/明日,普又以其人奏(第二天)
B.普颜色不变(脸色)/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品质恶劣)
C.既薨(死)/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曾经)
D.太祖乃·悟(才)/普性深沉有岸谷(严肃刚正)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B.家人/发箧/视之
C.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D.普/明日/复奏其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4.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什么?读书给赵普带来什么好处?(用文中原句回答)
5.下面这几句话都是细节描写,表现出了赵普的什么精神和品质?①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1.B(“龌龊”在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2.A(正确停顿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3(. 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一读就是一整天。
4.原因:普少习史事,寡学术。好处: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5.表现出赵普读书勤奋刻苦的精神以及不顾个人安危为国家推荐人才的可贵品质。
赵 普(16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手不释卷_________ ②发箧视之_________
③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________ ④卒用其人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译文
②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译文
7、请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展开想像,补充进此时此刻赵普与太祖的对话。(4分)
赵普说:
太祖怒:
8、赵普屡荐人才,不惜触怒君主,从中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5、(1)放下 (2)打开 (3)曾经 (4)终于
6、①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得很快。
②宋朝初年,在宰相位置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而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与他相提并论。
7赵普:皇上啊,此人是国家栋梁,老臣是为国而荐,老臣真的希望皇上您有明察,网罗天下英才……我明天还来。
太祖怒:放肆,胆大赵普,何等人物令你屡次举荐?朕意已绝,你岂得如此无礼?哼!(把奏牍撕碎用力扔在地上)。(每空2分,要求符合故事场景的发展,且符古人物身份、神态、时代特征)
8、以天下事为己任,不畏权势,执著、坚定或深沉有岸谷,刚毅果断。
解释下列各句加点词(2分)(自编)(7分)A.
(1)普少习吏事( )( ) (2)寡学术,及为相( )( )
(3)每归府第( ) (4)读之竟日( )
(5)既薨( )( ) (6)卒用其人( )
(7)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 )
(8)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 )
(1)少:年轻时 习:熟悉 (2)寡:少 及:等到 (3)第:府第,大的住宅
(4)竟日:整天 (5)既:……以后,已经 (6)卒:终于
(7)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 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
(8)尝:曾经 奏:上奏 荐:推荐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感谢) B:哙拜谢(感谢)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感谢) D: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凋落、衰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于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节)
11.下列加横线词在句子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浣濯:洗涤
B.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贤隽:贤良隽永
C.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或许可以
D.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 所以: ……的原因
12.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B.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C.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D.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氏与梅圣俞伉俪情深。谢氏去世后,梅圣俞多次请欧阳修为妻子写墓志铭,欧阳修虽不乐意,但终究被感动而写下了这篇铭文。
B.谢氏贤良淑德,治家有方。谢氏能使其丈夫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的变化而焦虑;其房舍整洁,衣服干净,言行和悦。
C.谢氏关注民生疾苦。西边战事尚未结束,国家更加困窘,盗贼在江淮地区突然作乱,又发生旱灾、蝗灾,对此种种,谢氏嗟叹不已。
D.谢氏见识高明,懂得事理。她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并且十分关心丈夫与士大夫的交往,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1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
(2)其生也迫于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11.B
12.C
13.A
14.
(1)谢氏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我)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
【评分说明】“归”译为“出嫁”,“凡”译为“总共”,“殓”译为“入殓”、“把尸体装入棺材”,以上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整句大意,语句通顺给2分,其中“殓以嫁时之衣”倒装句式1分;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2)她生时受我的贫困所累,(或:她生时因我贫穷而受煎熬),而去世后也没有办法得到厚葬,(我)认为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
【评分说明】:“殁”译为“死”、“去世”或“逝世” ,“无以”译为“没有办法”、“没什么可以用来……”,“著”译为“彰显”,以上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整句大意,语句通顺给2分,其中译出“迫于吾之贫”的句式给1分;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
11.
试题分析:“贤隽”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宾语,应当翻译为“才德出众的人”,其中“隽”通“俊”。
考点: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具体做法,可以找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找虚词(如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首关联词、句首时间词等),找对话(注意曰、云、言等词),找修辞(如对偶、反复之类),找固定结构(如“是以”、“以故”等),找对称句式。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欧阳修不乐意”有误,原文第一段“予未暇作”,是说欧阳修没有空闲写,而不是不愿意写。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4.
试题分析:古文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不能把古汉语两个单音词,理解成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合成词。同时要注意补出省略成分,调整语序。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庆历四年的秋天,我的朋友宛陵梅圣俞先生从吴兴来看我,拿出他悼念亡妻的诗作,并悲伤地说:“我的妻子谢氏死了。”请我写一篇墓志铭来安葬她。我当时没有空闲写作。
过了一年,他写了七八封书信来,书信中没有不提到给谢氏写墓志铭的。并且说:“我妻子是已故太子宾客谢涛的女儿、希深的妹妹。谢希深父子是当世名人,家世显赫。谢氏生于一个豪门大族,她二十岁嫁给了我,总共过了十七年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我)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从这 事上)知道了。可是谢氏却安适自在(不嫌弃)。治理家庭,有她自己的办法,家里的饮食器皿,虽然不是很多,但(饭菜)一定做得精细又有味;我们的衣服不论旧的新的,都一定清洗得干干净净,并缝补得整整齐齐;所居住的房舍虽然简陋卑微,但一定把庭院洒水清扫得干净整洁;她的一言一行和日常起居,都很和悦从容。我在世上处于逆境中很久了,(但)出门得幸能与有道德有才能的士大夫交游,感觉愉快,进门就见到妻子安适的容貌,于是忘记了忧愁。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我经常与士大夫交谈,谢氏多从屏风后悄悄听我们谈话,过后,她对某人的才能、品德好坏以及时事的得失都能作出评价,都评说得有条有理。我在吴兴做官,有时从外面喝醉了回来,她一定会问:‘今日和谁饮酒这么快乐呢?’听说是与贤能的人饮酒,就高兴;如果不是,就感叹道:‘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这一年,南方大旱,她仰头看见飞蝗而感叹说:‘如今西边战事还没有结束,国家更加困窘,盗贼又在江淮地区突然作乱,而且天又大旱、飞蝗灾害又来。我作为妇人,死了还得能有夫君埋葬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她之所以能安然面对贫困的生活而不感到困苦,是因为她见识高明而且懂得道理多才能如此。哎!她生时受我贫困所累,而去世后也没有办法得到厚葬,(我)认为只有文字可以彰显她的不朽。 而且她的平生尤其懂得文章是最珍贵的;死后能得到这样的墓志铭,或许可以以此安慰她的灵魂,而且弥补我的悲痛。这是我经常向您请求为她写墓志铭的原因啊。”像这种情况,我能忍心不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