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有不少内容或词句,成为后人常用的典故。如《聊斋志异》的作者所作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三千越甲可吞吴。”
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结尾中写道:太史公日:《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 , 。”他所引的这句话出自《 》。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药》《孔乙己》出自《呐喊》,《社戏》《祝福》则出自《彷徨》。 B:《红楼梦》《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和《红楼梦》成书于同一个朝代的小说还有《聊斋志异》。 C:中国现当代话剧,是五四以后在外国戏剧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出现了像《雷雨》《茶馆》《白毛女》这样的杰出作品。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文学样式。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唱)和末本(男主角唱)两种 B:莎士比亚的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早期是历史剧、喜剧时期,中期是悲剧时期,后期是传奇时期。其中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C: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称为“元曲四大家”。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是个多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北京人》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
我国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起源于 ,如《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发展到唐代进入成熟阶段,被称为 ,如陈鸿写的《长恨歌传》。
9月21日,东北师大附中召开运动会,小明因感冒无法参加,并且有一个项目(男子100米决赛)无法按时到场参加比赛。小明请小民给班主任高老师带去一个假条。
请以小明的口吻拟写这个假条。
高老师:
您好。
我因患感冒无法参加运动会, 100米决赛不能参加。特此请假,请予批准。
请假人:小明
9月21日早
下列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B:“山陵崩”古代用来比喻国王或王后的死,是一种委婉的说法。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为长安君约车百乘”中的“乘”是车的意思,包括一车四马。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B:古人把每月农历十五(即月盈之时)称为“望”,农历初一称为“朔”,而把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 C:“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中国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D:古代地名与现代的常用地名往往有所不同。如《鸿门宴》一文中,“河北、河南”指的是黄河以北、以南;“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