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举难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故任天地而有馀。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人。责人以义责难瞻,难瞻则失亲;自责以人则易为,易为则行苟。故天下之大而不容也,身取危,国取亡焉。此桀、纣、幽、厉之行也。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1)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

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璜。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李克对曰:“君欲置相,则问乐腾与王孙苟端孰贤。”文侯曰:“善。”以王孙苟端为不肖,翟璜进之;以乐腾为贤,季成进之。故相季成。凡听於主,言人不可不慎。季成,弟也,翟璜,友也,而犹不能知,何由知乐腾与王孙苟端哉?疏贱者知,亲习者不知,理无自然。自然而断相,过。李克之对文侯也亦过。虽皆过,譬之若金之与木,金虽柔,犹坚于木。

(2)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於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凡听必有以矣,(3)今听而不复问,合其所以也。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桓公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尧以不慈之名 伤:诋毁,中伤

B.李克之对文侯也亦 过:过错

C.其有小恶 患:祸患,灾难

D.当举也,桓公之矣 得:适宜,得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金虽柔犹坚木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B.于是为商旅将任车至齐 张胜闻之,恐前旅顺发,状语武

C.歌者非人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D.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举难”的一组是 ( )

①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

②故天下之大而不容也……

③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

④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

⑤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⑥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来要求人是不可能的,就连尧、舜、禹、商汤、周武王这样的都有受人指责的地方。

B.君子要求别人的时候是按一般的标准,而要求自己的时候则是按照义的标准,所以他们可以担任重任,而不肖的人正相反。

C.魏文侯想从乐腾和王孙苟端中选一个做相,但不能决断,征求了李克的意见之后,最后决定,选择推荐乐腾的季成为相。

D.桓公准备任用宁戚时,群臣都劝桓公调查了解一下宁戚再任用,可桓公认为,却询问宁戚的情况会担心他的小毛病而忽视他的大优点,没有采纳。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16:25 免费下载:《山东省临沂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举难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由此观之,物岂可全哉?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人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故任天地而有馀。不肖者则不然。责人则以义,自责则以人。责人以义责难瞻,难瞻则失亲;自责以人则易为,易为则行苟。故天下之大而不容也,身取危,国取亡焉。此桀、纣、幽、厉之行也。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1)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

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璜。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李克对曰:“君欲置相,则问乐腾与王孙苟端孰贤。”文侯曰:“善。”以王孙苟端为不肖,翟璜进之;以乐腾为贤,季成进之。故相季成。凡听於主,言人不可不慎。季成,弟也,翟璜,友也,而犹不能知,何由知乐腾与王孙苟端哉?疏贱者知,亲习者不知,理无自然。自然而断相,过。李克之对文侯也亦过。虽皆过,譬之若金之与木,金虽柔,犹坚于木。

(2)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於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凡听必有以矣,(3)今听而不复问,合其所以也。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当举也。桓公得之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举难》)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尧以不慈之名 伤:诋毁,中伤

B.李克之对文侯也亦 过:过错

C.其有小恶 患:祸患,灾难

D.当举也,桓公之矣 得:适宜,得当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金虽柔犹坚木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B.于是为商旅将任车至齐 张胜闻之,恐前旅顺发,状语武

C.歌者非人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D.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 若亡郑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举难”的一组是 ( )

①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

②故天下之大而不容也……

③文侯欲相之而未能决,以问李克。

④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

⑤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⑥且人固难全,权而用其长者。

A.①②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来要求人是不可能的,就连尧、舜、禹、商汤、周武王这样的都有受人指责的地方。

B.君子要求别人的时候是按一般的标准,而要求自己的时候则是按照义的标准,所以他们可以担任重任,而不肖的人正相反。

C.魏文侯想从乐腾和王孙苟端中选一个做相,但不能决断,征求了李克的意见之后,最后决定,选择推荐乐腾的季成为相。

D.桓公准备任用宁戚时,群臣都劝桓公调查了解一下宁戚再任用,可桓公认为,却询问宁戚的情况会担心他的小毛病而忽视他的大优点,没有采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举难    以全举人固难,物之情也。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由

本题关键词: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以人为本原则,阿以旺,以补开塞,以寒治热,以通治通,以僧为师,以寒治寒,以表知里,以资抵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