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翻译:(7分)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
②李氏子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3)
①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②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龄17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利、上、下、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通、于。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1.不知句读就向老师请教,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明白事理啊。
2.喜好古文,六种经书和传注都在学习,不受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拘束,跟我学习。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举匏尊以相属 C:自余为僇人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被动句 B:勾践说于国人曰……介词结构后置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定语后置 D:申之以孝悌之义。省略主语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邻之厚,君之薄也
下列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