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巧布八阵图(第84回)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一诗中描述的是谁。()

A:刘备 B:诸葛亮 C:孙武 D:曹操

阅读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八阵图》赞美了一个人物,在杜甫另一首诗歌《蜀相》中也概括了这个人物的功绩,下列选项中同样描述此人的诗句是( )

A.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B.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

C.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D.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2)《八阵图》中所赞美的这个人物让你感受最深的品质是什么?并结合古典名著中有关该人物的情节简要分析。

答:

(1)D

  (2)诸葛亮品质

答案示例:廉洁自守;一视同仁;虚心纳谏;举贤任能; 鞠躬尽瘁等。答一点即可。

事例阐述:例如,一视同仁:街亭之败,因马谡之失,造成全线崩溃,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引咎自责,体现一视同仁,公正待人。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注解】

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②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6.诗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是谁?表现了作者对他的什么感情?(3分)

6.诸葛亮;作者赞颂了他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①石不转:八阵图由细石聚集而成,无论水淹水退,石堆依然如故,六百年岿然不动。

(1)这首诗中咏的是哪位古代军事家的事迹?请说出你的理由。

(2)本诗中哪一个句子集中表达了杜甫对该人该事的评价?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1)诸葛亮,八阵图为诸葛亮所作,诗中的时代为三国时期。

(2)遗恨失吞吴。刘备想要报仇吞吴,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某学校校园文化墙上写了一首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请仔细阅读这首诗,完成下列两题。

(1)指出这首诗所歌咏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与这个人物有关的故事或典故。(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诸葛亮

(2)三顾茅庐、六出祁山、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占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 南阳武侯祠联:

材料二: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对联中涉及到的我们学习的典故(或成语)及战役各一例。

(2)两则材料都与哪位人物有关?如何评价此人?

(3)在材料中找出一句最能概括他功劳的一句话?

(4)请你用一句成语来概括他的高尚品质吗?(或写了一句与他相关的诗句)

(1)三顾茅庐,赤壁之战。(2)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3)“功盖三分国”(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功盖分三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诗和谁有关系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5.下列词句中,不是歌咏孔明事迹的选项是( )

A: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憾失吞吴。 C: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