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寂静的夜晚,大理石地板对英雄雕像说:“瞧你多么风光,人们在你面前顶礼膜拜;而我却被人们踩在脚下,默默无闻。”雕像说:“当初你忍受不了工匠的雕刻,就只能做一块地板。”
请根据你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见高考评分标准
在学校的管理中,有时候一声适时的提示,一句温馨的话语,可以给人送来浓浓的暖意,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学校现在开展校园广播“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在起床、晨读、午餐、放学等时段、用富有学生特色的话语,配上动听的音乐播放,让校园时时充满关爱和温情。请任选两个时段各拟一句温馨提示语。注意亲切生动,符合时段特点和校园环境氛围。
起床 晨读 午餐 放学
时段: 提示语:
时段: 提示语:
答案示例:
1.起床:度过了漆黑的夜晚,迎来了又一个美丽的早晨,同学们快快起床吧,让我们
伴着初升的阳光,展开笑颜迎接新的一天!
2.晨读:阳光、清风,鸟语、花香,早晨的风光是美丽的,早晨的记忆是清新的,同
学们,捧起书本读书吧,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3 .午餐:同学们,就餐时间到了,饥肠辘辘的你一点焦急难耐。请礼让小同学,珍惜
盘中餐,以美好的心情享用那可口的饭菜吧!
4.放学: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让我们带上老师的叮咛,伴着同学的祝福,想着父母的期盼,踏上熟悉的回家之路吧!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符合时段特点和校园氛围1分,语言得体2分。语言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通畅。(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4分)
以“传统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成都市政策、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答:
参考答案: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四川成都拉开帷幕,
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③它由成都市政府、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④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四个单句表述完整准确得3分,连贯得1分;语意不完整酌情扣分)
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 , ”从空间的角度描绘出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抒写了自己韵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情怀。
秦人不暇自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2)李白《梦游天老吟留别》有两句诗,历来被认为充分反映了诗人傲岸不屈的性格,显示了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这两句是:“ ,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有源头活水来。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悟已往之不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植物的智能
人们往往把植物视作被动存在的东西――永远不可能有任何惊人的举动的静止生命。但现在正出现一个新的科学领域,挑战着这些假设。支持者们说,植物是其环境的积极控制者,并且显示出许多能被称为聪明的举动。例如,它们能够根据对环境的估计来有计划地生长,它们还能使用创造性的方法击败敌人。智力通常被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植物也有。
有的科学家曾将一些单独的菟丝子(一种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移植到营养状况不同的山楂树上。结果发现,菟丝子更可能缠绕在营养状况好的宿主身上,而拒绝营养状况差的宿主。它在从宿主身上吸取养料之前就显示出了这种接受和拒绝的反应。
科学家们解释道:“在细胞里一定进行着某种计算,但我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完成的。植物能够对环境进行评估,这意味着它们的行为比人们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那么,我们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意识到植物比我们认为的要能干得多呢?主要就是因为植物活动起来比我们要慢得多。因为我们通常看不到它们在生长,所以很难想到它们能够行动,更不用说智力了。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研究植物的地方通常是在温室或花园里,科学家们认为要研究植物的智能,应该给植物提供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环境,来诱发它们的智能行为。植物面临挑战时显示出智能行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它们遭到动物攻击时的反应。以蒿属植物为例,当受到昆虫的袭击时,它会向空气中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发出有掠食者出现的信号,这些化学物质会向其他植物发出警告,让它们多产生一种防御剂,昆虫是很排斥这种防御剂的。最近的研究还显示,野生烟草会“偷听”蒿属植物之间传递的信息,并以此来增强自己的防御能力。
植物似乎还有自我识别的能力。在2003年公布的一份研究中,以色列科学家将一株植物一分为二,无性繁殖成两株,在分离几周之后,两株植物的根系也各自分开生长,它们也发现自己已经分别成为单独的植物。
植物如何做出这样的反应呢?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大脑,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它们的反应依靠某种激素和电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来协调。埃里克・戴维斯博士认为:本质上,电信号的产生是因为细胞膜电位(细胞内外电荷的差异)的改变。所以,离子穿过细胞膜的任何运动都是一次电信号传递。如果随后其他细胞发生电传递,就会产生电信号,整株植物的大部分行为反应可能是通过电活动协调完成。
5.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植物有智能的一项是
A.菟丝子更可能选择营养状况好的宿主,甚至在汲取养料前就有接受或拒绝宿主的反应。
B.科学家发现,营养状况不同的山楂树都能为菟丝子等不进行光合作用的寄生植物提供养料。
C.有的植物在面临昆虫的袭击时,会向空气中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排斥昆虫;并发出信号警告其他植物。
D.野生烟草也能“破译”蒿属植物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从而增强自己的防御能力,防御昆虫的袭击。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植物拥有积极主动地控制环境的能力,表现在它能够选择宿主、主动防御、自我识别等方面。
B.植物的智能是指其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这种智能没有体现在植物相对缓慢的生长过程中。
C.研究植物通常是在温室或花园里,而这类环境不富有挑战性,不能诱发植物的智能,这是直到现在人们才认识到植物比我们认为的要能干得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D.埃里克・戴维斯博士把植物能够做出智能的反应,归因于某种激素和电信号的接收、转换和反馈系统的协调。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是其环境的积极控制者,表明植物不仅能够对环境进行评估,而且能够有计划、有选择地改善生态环境。
B.只要把握植物依靠激素和电信号来协调其行为反应的原因,就可能更准确地揭示植物智能的奥秘,更好地优化自然环境。
C.科学家们通过给植物提供富有挑战性的环境,就能赋予植物细胞趋利避害的反应能力,更好地研究植物的智能。
D.由于植物的智能与电信号紧密相关,所以研究植物智能反应最佳的方式就是给予植物充分的电信号刺激。
5.B(山楂树是被动为菟丝子提供营养,因而不能证明植物具有智能)
6.C(A项“自我识别”是植物智能的表现之一,但不属于植物解决环境方面问题的能力;B项植物在相对缓慢的生长过程中同样有智能;D项并不是戴维斯博士的观点)
7.B(A项“植物是环境的积极控制者”,意在说明植物具有智能,并不能据此推断植物能够“有计划、有选择地”改善生态环境;C项这种反应能力是植物自身的而不是外界赋予的;D项不能推断出“电信号刺激”为“最佳方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素列措施。 B:近三年来,我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这家位于洛带古镇的“中华老字号”的凉粉、凉面等小吃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色味俱佳而吸引了众多蓉城食客。 D:国家对新型经济试验区的优惠政策引发了众多省区的竞争,而成渝两地入选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这让众多的竞争者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杳无音信 层峦叠嶂 直言不讳 明枪暗剑 B:大声急呼 走投无路 翻天覆地 舐犊情深 C:哄堂大笑 平心而论 常年累月 出类拔萃 D:沧海一粟 语无伦次 入不敷出 始作俑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只蚌对另一只蚌说:“我真是痛苦不堪,那又重又粗的砂粒在我的体内滚来滚去,常常使我痛得不能休息。”
另一只蚌骄傲自得地回答说:“谢天谢地,我体内没有被砂粒折磨的痛苦,我里里外外都很舒服。”
此时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两只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骄傲的蚌说:“是啊!你是很舒服,但是一无所得;而你的朋友忍受痛苦的结果,是将生出一颗非常美丽的珍珠。”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同“螃蟹”的感叹呢,在你自以为“舒服”的时候,等待你的却常常是一事无成;而当你经历了痛夺之后,收获到的往往是令人满意的结果。请以“痛苦与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假如你是推销商,准备把你最喜欢的一个推荐给前来购买的小孩和他的父母。请各拟一段推销词,要紧扣吉祥物的象征意义,每则不超过60字。(8分)
说明:“福娃”的主色分别为蓝、黑、红、黄、绿,与奥林匹克的五环一一对应
对小孩说:
对小孩的父母说:
答题时要从图案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着手,并注意推销辞简明、得体(符合谈话对象的身份)和煽情性(富有文采)。
答案示例一:
对小孩:小朋友,这个福娃贝贝呀,温柔纯洁,有它伴随,你什么都不怕啦。来,祝小朋友年年有余。
对父母:咱中国人最开心的就是梦想成真,国泰民安。你瞧,这鱼纹、水浪纹多逼真,有好几万年了。福娃贝贝会暗中祝福你一家子吉庆有余。
答案示例二:
对小孩:小朋友,你瞧,晶晶可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哟。有了它,什么烦心事儿都抛到脑后去了。来一个吧,你会天天开心的。
对父母:憨厚乐观,充满力量的晶晶仅头上这宋瓷上的莲花瓣就是无价之宝哇。不用多少钱,你就能买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多划算呀!
答案示例三:
对小孩:“红孩子”大哥欢欢,可有激情啦。来一个吧,它会祝你的学习呀,身体呀,心情呀,像熊熊的烈火,越烧越旺。
对父母:咱中国人总算盼来了热情奔放的奥林匹克圣火使者欢欢。它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难得一见呀。
答案示例四:
对小孩:迎迎,可是丝毫不逊于熊猫的藏羚羊唷。它呀,身体棒极了。你买一个吧,用不了多久,保管你能跑得比兔子还快。
对父母:现在送什么?送健康呗。你瞧,这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迎迎,多绿色、多健康,太适合你送人了。
答案示例五:
对小孩:“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来啦!小朋友,买一个,让你爸爸、妈妈高兴高兴。
对父母:这可是来自咱首都传统的沙燕风筝上的宝贝。它呀,把春天和喜悦带给您,把“祝您好运”带给您的亲朋。来,来,来,买一个开心,值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生命的两万天该留点什么
吴志翔
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
不知从哪一天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年龄敏感起来。20岁以前,总觉得没有进入生活,但今天回过头看,偏偏又觉得那时候的故事最多,记忆最饱和。日历一页页地翻,年龄无声息地长,偶尔翻翻旧照片,会惊异于那双满是稚气的大眼睛曾经属于我!忽然间,我们似乎意识到,许多东西在不经意中已经永远湮没在__中了。在成长的同时,我们也失落了渴盼成长的心情。
我曾经好多次向朋友们问过同一个问题:“人一般能活多少天,凭你的感觉尽快报个数字出来。”
“10万天!”
“20万天!”
几乎每个人的声音都响亮而充满自信。然而我却告诉他们,人的生命实际只有两万多天。起初,没有一个人相信我的话,说:“是不是少了一个零?”经过一番计算之后,朋友们深深地叹息了:“怎么?人生如此短暂!”
天黑下来了,我拧亮台灯。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我知道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我打开一本书,米兰・昆德拉正在说:“我讨厌听我的心脏的跳动;它是一个无情的提示,提醒我生命的分分秒秒都被点着数。”可是我没法不听,正如我们没法拒绝两万多个日子一个个溜走;我的心脏没法不跳动,正如树叶在秋天里没法不飘落。心脏停止跳动,那便是我们的末日。我平静地想着:我们怎样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这个问题非常接近那段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录:“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
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声音,也失去了响亮的压倒一切的“黄钟大吕”。当年奉为圭臬的东西今天或许被扔进了垃圾箱。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人们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没有了殉道者般的神圣和信仰,没有了朝圣者般的坚忍与顽强,没有大爱,没有大恨,没有大悲,也没有大喜。
于是,我想到一个人,半个世纪以前,他在《生命的路》中写道:“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这个人就是鲁迅,他追索的是大生命。他“为了肩起__的闸门而拥有一颗__的心”,他“是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不管怎样,他都是一个战士”。可以有千万个陶渊明、苏东坡,可以有数不清的林语堂、梁实秋;但是鲁迅,只有一个。
一种坚挺、鲜亮的人格精神在今天是极其稀罕的。
几天前,重读小说《北方的河》,我再一次被感动。瞧那个人,他坚定地站着!他有一种足以震慑群生的气度,他的硬朗的质地是对众多聪明人的嘲讽,他的沉默和铁一般的冷峻令机会主义者心惊。那个人,他是来自欧亚大陆高纬度的坚硬的风,他有信仰,“信仰,你这纯钢百炼的处女!”
还有海子,质朴而清亮的海子。这位诗人没有活满1万天,但他永远保持了纯洁。他“站在太阳痛苦的光芒上”,复活了。
“诗意是人的栖居必备的基本能力。”海德格尔下了这样的断语。这诗意,动物不会有,它是我们人类的粮食。
夜深了,时钟依然嘀嗒嘀嗒地走着,我听到自己的心脏跳动的声音。我合上眼睛,看到了这样一幅幅图景:鲁迅在夜里一边咳嗽,一边写文章,灯光昏黄,“爱夜的人于是领受了夜所给予的光明”;弗朗茨・卡夫卡彻夜写完自传体小说《判决》,完成了与自己灵魂的对话,“我的心脏周围隐隐作痛”;马赛尔・普鲁斯特从35岁到死,生活在暗室中,门窗紧闭,房间里点着蜡烛,《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他惟一的安慰;张承志做着“静夜功课”,午夜时分,他点燃一支烟,纪念夜与黎明相连的瞬间……
这群孤独的人,这群饱满的灵魂!
我们怀着美感想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青春必须苦难重重。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我不希望在20多年的岁月里永远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有人背它只是为了别人可以不背它。
我想说的只是:哪怕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也别让我们精神的花朵在春天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记保持自己尊贵骄傲的呼吸。(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结合全文,试分析“我不希望青春被某一种方式囚禁,它应该是绚烂的,完全开放的”的深刻含义。(4分)
15. 作者列举鲁迅、海子、卡夫卡等人拥有精神感召的力量,其意图是什么?请给文中省略处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8分)
16.根据文意,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在最后走进坟墓之前,没有遗憾?(4分)
17. 文章多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其作用是什么?(6分)
14.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能力层级B。
注意关键词“某一种方式”指什么方式和“绚烂”在文中的比喻义,扣住原文中“人们更懂得珍惜自己的琐细欲望,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作答。
参考答案:我不希望青春只是追求物欲,它应该追求饱满的精神。
15.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C,考查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能力层级E。
参考答案:(1)人的生命短暂,要珍惜美好的年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在抛弃了一个英雄的时代,继而也抛弃了英雄所具有的精华的人们为物质和肉体急急奔忙,呼唤坚挺、鲜亮的人格。(画线处各2分)
(2)考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D。
要突出对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力求神似。
示例一:为了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苦苦思索,“肠一日而九”,在“隐忍苟活,幽于粪土”和“死于节”中作出了生死抉择,光照千秋的《史记》是他活着的惟一。
示例二:在病榻前,百年文豪巴金老人仍然笔耕不辍,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讲着真话,《随想录》成了他 “爱真理,忠实地生活”的代名词,也许这才是巴老留给后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16.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能力层级C。
答题时要慎防忽视题干要求“依据文意”,重点关照文章结尾的点睛之笔(主旨句)和列举事例的作用(写作目的)。
参考答案:保持自己尊贵和独立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丰富。(画线处各2分)
17. 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
答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据作者的观点及这句话与上下文的关系作答。
参考答案:文章三次写到时钟“嘀嗒嘀嗒地走着”,内容上说明时间在流逝,生命在流淌,要珍惜青春;结构上前后照应。(画线处各2分)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