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句中的“橐”指的是()。

A:装炭的容器 B:鼓风器 C:类似木柴的燃料 D:类似锣鼓的乐器

“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第五次东渡,又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他”是()

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州人围观。

于阗国自古就是西域的珠宝交易市场,著名的()就从这里运往中原。

阅读下列材料:

鉴真(688~763),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天宝元年(742年),日本学者僧荣睿和普照拜访鉴真,代表日本圣武天皇邀请他去日本传播fó jiāo 。鉴真欣然应允。立即造船备粮准备第二年春动身。由于受到干扰,这次未能成行。鉴真不灰心。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率弟子、画师、工匠等一百多人,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腹胀。漂流14天抵海南岛南部。这次东渡,荣睿、普照一直同行。荣睿病逝,鉴真双目失明,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在第五次东渡中牺牲。天宝十二年(753年),鉴真以66岁高龄,率二十多人乘一艘回国的日本遣唐使木船第6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

请回答:

(1)鉴真是什么时期去日本的?他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日本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应该学习鉴真的什么精神?你受到什么启发?

(4)鉴真与玄奘有何共同之处?

(1)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2)传播fó jiāo 和唐文化。

(3)坚韧不拨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对目标孜孜以求的精神和超常的毅力,这是成功的根本。

(4)两人都是僧人,都生活在唐代,都对唐与邻邦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尽艰辛,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西方国家高度重视此海峡的航运情况是因为

A:大量黄金从这里出口运往世界各地 B:大量石油从这里出口到欧美和日本等 C:大量木材从这里出口到俄罗斯和中国 D:大量煤炭从这里出口到日本和美国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这是因为

A:大量黄金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 B:大量木材从这里出口到俄罗斯、日本 C:大量煤炭从这里出口到中国、印度 D:大量石油从这里出口到欧美日本

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这是因为( )

A:大量黄金从这里出口到世界各地 B:大量木材从这里出口到俄罗斯、日本 C:大量煤炭从这里出口到中国、印度 D:大量石油从这里出口到欧美日本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