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用“/”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__,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
(明・方孝孺《深虑论》)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

11.B(趣:催促)
12.B(A于,从;被。B且,并且。C其,其中;那些。D为,替;为了)
13.D(③,晋和诸侯的图谋。⑤,尊卢沙在情势逼迫下的所谓对策,只是无奈的敷衍。 ⑥,尊卢沙惨痛的教训)
14.D(“沉痛之心”有误,作者更多的是调侃和讽刺)
15.(1)先生不小看我们这偏远的国家,不以千里为远,将使我们的楚国强盛。(注意“鄙夷”“远”“康”三个词语的翻译)
(2)不久,晋侯率领诸侯的军队到了楚国国境,楚王害怕极了,召见尊卢沙让他定退敌的计策。(注意“已而”“帅”“却”词语的翻译)
(3)如果晋国军队不是很快就到达,或许他还能稍稍施展一下他吹牛的本领;而他没有过多少时候就败露,这也是很不幸的了!(注意“使”“售”“妄”“败”词语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半坡梦
杜爱民
遗址考古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考古学的分类方法、对现场清理发掘的注重、以及放射性断代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对发现实施谱系化的步骤和方法。近些年,考古发现的目的越来越多样化。对考古的期待也像是对消费的期待一样,成了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考古发现被拿出来展示的东西,不外乎是一些质地、工艺、规制的性价比。这是一种奢华的倾向,物质的崇拜,具有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
在这样的语境里,半坡的沉落是可想而知的。作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典型的聚落,被考古界称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实际包括了半坡和姜寨两个遗址,所出土器物主要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建筑和设施多为房屋,窑穴、陶窑、墓葬;器物除了取自天然的石、骨之外,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陶器,以粗质和细泥的红色、红褐色陶为主,粗砂者居多。
可以用单纯来描述半坡的一切。陶罐、小口尖底瓶、钵、盆、碗,甑的器表,只是绳、线、指甲、弦的纹型。色彩也是单一的,是陶本身的红褐和天然的墨黑线描。圆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刻划有二十二种不同的符号,就像是呼吸自然沉落在上面,不着丝毫的痕迹,它们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其后东方伟大的杰作概源于此。
惊人的东西无比单纯。半坡的彩纹只有人面、鱼、鹿,植物等象生性花纹和三角形、圆点组成的几何图案,它们是形式最基本的元素。就连环、璜、珠、坠,以及耳饰,发饰、镶嵌饰,都是石、骨、陶、蚌磨制而成的。用来鞣制兽皮的工具,是一种制成颗粒状麻面的陶锉。尖底瓶印证出了重心原理。瓶子只要一接触水面会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中心移动而自然竖起。这些器物是心和体温的结晶,由大地的元素泥土制成,而不是技术、工艺和机巧堆砌成的块垒。知识技术的缺位,丝毫不影响和减损价值的含量。风吹过粗砂的陶罐嗡嗡有声。这是制陶人的响应。心灵的体温在这里需要的是对心灵和体温的挽留、回应。
彩陶上描绘最多的动物是奔走的鹿,爬行的鼋和伫立的鸟,浅翔的鱼。均是劳动中的所见。平展的侧面形象,直线造型,比例准确,形象写实。人面纹是一种特例。有两种鱼与人面的奇特结合:一为与寓鱼于人面的复合形象。人面的嘴,两旁对称,各衔一鱼,人嘴外轮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另一为人面寓于鱼的复合,鱼纹头圆框中植入适合形的人面图像。所谓的“高级”造型艺术,现如今也莫过如此。
在半坡绘画中,看不到标榜与卖弄。内心的反映是什么,便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就是什么。这种鱼人结合的形象,是人和自然有灵之物的相互寄寓和转借,是与自然的交融与共同。被人格化的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是半坡先民的图腾。是氏族的保护神。是惧怕、担忧和敬畏。这些也许就是写意和抒发吧!竟然可以来得如此厚道和平易近人,足以让艺术的洋奴心态,无地自容。
半坡绘画,最初并不是被当作艺术品创作出来的,它们只是劳动中感觉和劳作者的想法,是一种自然状态必然形成的结果,不是自为的有意制作。艺术根本不是通过学习就能够得来的。艺术是天性,是身体自身固有的授予。学习可以积蓄,可以启示和萌发、擦亮艺术的天性,但不是天性本身,不可替代天性。在半坡,这天性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尊贵的智性,贵族或什么东西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优越感觉。这天性是人人皆有的厚道本身,是平易亲近的感觉。在半坡,有可能人人都是艺术家,都是知识分子,前提是你要愿意,并且持续不断地去做。
没有黄金的材质,没有等级,也不见欲望。半坡只有遗梦。只有梦,才能让身体和心灵安睡。
(原载2007年第3期《美文》,有删改)
7.对“半坡的沉落”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半坡的沉落”指的是相对于其他考古发现,半坡所出土的文物大都是简单而粗糙的,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B.“半坡的沉落”是现代语境中出现的文化现象,现在不少人对考古的期待更注重一些质地、工艺、规制的性价比,半坡出土的文物少有那些奢华的贵重的东西,少有某种所谓的技术含量。
C.“半破的沉落”既有时代价值取向方面的原因,也同半坡文物本身因知识技术的缺位所导致的价值含量减损的客观原因有关。
D.我们认为,随着更多考古文物的发现,“半坡的沉落”将会成为过去。
8.有关“半坡绘画”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半坡绘画当初并不是当作艺术品创制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状态必然形成的结果。
B.半坡绘画中的各类有特色的图形,其实也充分地体现半坡先民的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C.半坡绘画中有各式鱼类图纹,可想而知,渔猎是当时半坡先民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活动。
D.半坡彩陶中最多的动物均是劳动中的所见,半坡彩陶的作品都是真实朴素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半坡遗址出土的器物主要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艺术品,器物除了取自天然的石、骨之外,便是以红色、红褐色为主的陶器。
B.圆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刻划有二十二种不同的符号,它们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
C.鱼人结合的形象,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在半坡绘画上的反映,也从一个侧面真切表现了半坡先民当时的心灵感受。
D.在半坡,只要你有平易亲近的感觉,就有可能成为艺术家和知识分子。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发现尽管是一项很严谨的科学活动,但是一般来说,任何活动都会带有该时代的某些特征,因此考古发现也就有了考古工作者所处时代的印记。
B.尽管半坡绘画不是自为的有意制作,但是恰恰这些艺术品散发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可见有些经典的艺术品是在不经意中成就了伟大和永恒。
C.半坡绘画有些可能是半坡先民的写意和抒发,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哪怕在生活再艰苦的时代,艺术也是滋润心灵的重要的精神空间。
D.知识技术的缺位,丝毫不影响和减损价值的含量,因为知识技术和艺术价值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关系,在缺乏知识技术的时代里同样可能产生伟大的艺术品。
7.B(A“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有误,只不过是在很功利的价值取向者的眼里或许这样认为,半坡的文物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简单粗糙”也不妥。C“因知识技术的缺位所导致的价值含量减损的客观原因”有误。D前后句没有内在的联系,更多的倒不是“考古文物的发现”,而是“同时代的价值取向”有关。)
8.D(“都是真实朴素地反映了现实生活“有误,并不都是,有些作品就有‘写意’和现代的意味”。)
9.C(A“器物除了取自天然的石、骨之外,便是以红色、红褐色为主的陶器”有误,原文是“最具代表的是……”。B应该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D少了个前提条件,即“你要愿意,并且持续不断地去做”)
10.C(后半句推断有误,半坡先民当初绘画不是自为的有意的艺术制作,更不是什么“滋润心灵的精神空间”。)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又称《国策》,是先秦时期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 B:《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这些作品所涉及的人物分别是红娘、杜丽娘、李香君、杨贵妃,其中后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是清朝人。 C:《唐璜》的作者是拜伦,《致大海》的作者是普希金,《草叶集》的作者是惠特曼,《双城记》的作者是狄更斯,他们都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D: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郭沫若的《炉中煤》、闻一多的《死水》、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都是新诗中的优秀作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在“齐二药”和“欣弗”事件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近期将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专项行动。 B:伊朗国家电视台10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示伊朗将不得不在国际社会的压力面前屈服,并提前实施其核计划。 C: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数百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一篇小说,既是旨在记录实人实事,同时又不自觉地体现了许多艺术的想象与加工,使其非纯史实,亦非纯粹虚构。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学习古诗词,应当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背诵,使自己 受用不尽。(2)从4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正式 。(3)遇到情况需要紧急减速时,是先踩刹车,还是先踩离合器 再踩刹车?
A:终生 实行 既而 B:终身 实行 继而 C:终身 施行 继而 D:终生 施行 既而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神经像淬(zu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驰的结果。 B:沙汀、艾芜两位文学前辈,以其风格独特的作品彪炳(bǐng)文坛,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以其诚恳勤劳、矢志不渝地献身于先进文化,成为人民作家的典范。 C:这座地处宁波腹地的县城是穆时英的出生地,它幽远的历史可以追溯(sù)到两千年前,据说秦朝的方士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就是从这里启程东渡日本的。 D:在流经了千岩万壑(hè),历尽了千难万险后,溪水已磨厉得刚柔自如,便可平平稳稳地进入一马平川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某地一个煤矿塌方,五名矿工被困在井下。他们被挤在一十很狭小的空阎,__、潮湿、空气稀薄。挺过了两天,仍然没有被搭救的迹象,他们开始绝望。一个老矿工告诉其他四位年轻矿工,自己是十多年前一次大矿难的幸存者,那次,他没有吃的,没有水,没有灯光,熬过了八无,终于被解救出来。此时四双眼睛突然闪现出光芒,他们开始平静下来,相互鼓励,企盼营救。经过几天的坚持,最终他们获救了。
许多时候,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但心境是可以自我调节的。请以“心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仿照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对《语文读本》进行解释说明。(5分)
《咬文嚼字)是本轻巧的小书,专门在汉语语言的树林里抓害虫,为我们的无知、疏忽、粗陋纠错,是一只勤劳友好的啄术鸟。
要求:切合《语文读本》特征,恰当运用修辞方法,语句与仿句基本相似。(5分。符合要求,有欠缺酌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失群的红叶柯灵
该有两个多月了,那时霜华初降,梧桐还未落净。一个孩子到我房里,手里握着一束红叶,临走时送了我两片,还告诉我这是从龙山上师范学枝的后圆里采来的。
我欣然,耙缸叶托在手心,细细地鉴赏。这是一种枫类植物。叶子像玲珑的手掌,分成七瓣,纤细的叶茎,匀称的脉络,叶缘有整齐的锯齿,精致得像最细致的工笔画。颜色似殷似赭,红得惹人怜爱。我把玩许久,珍重地放在书桌上的白瓷小盘里,聊当案头清供。
过不了几天,红叶褪了色,不经意地萎谢了。我怅然,这么美的东西,不想生命这样短促,真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破彰云散”?我若有所失,心里虚飘飘地没有着落。于是我爬上龙山,跑到师范学杖后园。园在半山,视野宽旷,园里百卉零落,秋意沁人。在山坡高处,找到了那棵红树,只见它独立擎天,满树离离,喷朱喧赤,似要烧起漫山的野火,在满眼萧索中,特别引人注目。但树根四周,也飘落了不少叶子。我徘徊树下,流连忘近,最后拾了许多落叶回来,仔细地夹在书奉里。
三天以后,我翻书检点,叶子还是枯了,失去了光泽,但不曾皱缩,比那白瓷盘里憔悴支离的一双好得多。我忽发遐想,试图以人力挽回自然,找来水彩颜料,在失色的红叶上涂抹了一层浓浓的胭脂,乍一看去,居然红艳如生,能够以假乱真了。我索性妄想巧夺天工,在玻璃窗上贴上淡青透明的绸纹纸,再把落叶参差错落地粘在纸上,构成一幅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我怡然,坐在窗前,不觉一时莞尔自得。
从此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每天清晨,醒来撩开帐子,只见晨光熹微,这些红叶的剪影,就会投入我惺松的双眼,向我道早安。有时深夜凄清,从外面奔波回来,满屋静悄无声,却有那晕黄的灯光,把红叶的素影投射窗外,似对我含笑相迎,我亲切地进了屋,如倦鸟归林,打叠起浮浪的心情,怡然上床寻梦。
而今风雪连天,早到了凛冽的严冬。有一天黄昏,我兀坐窗前,面对伴我岑寂的红叶,忽然想起那后园的红树,便信步走去,作即兴的拜访。谁知那如火如荼、盛极一时的树冠,已经凋零殆尽,只剩得空枝灌濯,横斜地对着沉闷的寒空。村根四周,都是萎黄的枯草,落叶已片影无存。只是近处有一堆雪白的寒灰,其中留着残红点点,是些未烬的碎叶。想是园丁把落叶扫到一处,点把火烧了,好待来年化作春泥,给那峥嵘的老红树添点肥料。
回到星里,依然在窗前兀坐,对着窗上的红叶,我怅然。如果红叶有知,听到同伴的消息,想到自己的遭遇,它们对我是抱怨,还是感激?它们既从土里来,自应回到土里去,它们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该是它们的不幸,至少是委屈。――我终于感到歉然。
18.根据文意,指出“失群的红叶”“打叠起浮浪的心情”中“失群”“浮浪”的含义。(4分)
19.本文围绕“红叶”,抒写了作者多种情感。请对这些情感及产生的缘由作分点解说。(5分)
20.文中多处描写红叶,生动可感。以第5段为倒,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21.作者借“失群的红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对红叶“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这一境遇,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述。(6分)
18.“失群”:被人为加工后的红叶与被烧成白灰化作春泥做肥料的红叶境遇不同;“浮浪”:散乱、飘荡、放纵、无约束。(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9.①孩子送我两片红叶而欣然;②红叶褪色萎谢而怅然;③把红叶加工构成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而怡然;④知道红叶同伴的消息,对着窗上红叶而怅然;⑤想到自己用红叶修饰小窗而歉然。(5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20.采用拟人的写法,通过“投入”“向我道早安”“似对我含笑相迎”等词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表现了作者的怡然自得。(3分。有具体分析且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21.思想:任何事物都应该在其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看法:有明确的看法并作深刻的分析,言之成理。(6分。第一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第二问4分,符合要求,有欠缺酌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