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A. 9.D l0.C
11.(1)此人虽然有百种罪恶也不加惩治;若是有所回避,就依据他过去所犯的罪行杀死他,甚至灭其家族。
(2)皇上很高兴,任命他为少府,又改任右内史,处理政事同从前一样,奸邪之事稍被禁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提供的最新数据,今年1月10日至28日,已有湖北等9个省份降水量超过20年一遇,其中四川超过50年一遇,陕西超过70年一遇,而甘肃、青海、则超过了百年一遇。
从降雪持续时间来看,1月10 日至28日,已有江西、湖南等11个省份降雪日超过20年一遇,从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等5省超过了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则是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杨贵名介绍,与多年相比,今年这场暴风雪最大的特点就是雨雪天气过程时间间隔短。他说:“三九天雨雪天气频发并不少见,但是今年15天之内发生了三次过程.几乎是一星期一次,而且每次都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范围的降雪,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造成近期大范围强雨雪天气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他分析,从中短期大气环流演变上来看,今年入冬以来冷空气比较频繁,暖湿气流活跃。尤其是1月份以来,中高纬度的环流以经向型为主要特征,冷空气活动频繁。此外,副热带系统偏强,较常年同期的位置偏西偏北,有利于把南方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一方面是北方冷空气很活跃,另一方面南方的暖湿气流又源源不断向北输送,冷暖气流交汇的位置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为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创造了有利的环流条件。
而今年大气环流异常与正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介绍,从气候变化上来看,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上海温偏低,是“拉尼娜”现象的表现形式之一。统计分析表明,强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经向可能加强,即冷空气活动频繁,易造成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为什么今年大雪迟迟不肯“退去”?专家们将其原因归结为大气环流的稳定。孙军说:“正是由于这段时间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附近,尤其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才让雨雪天气近期不会出现明显转折。”
杨贵名介绍,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冷空气团是从极地方向过来,如蒙古国、贝加尔湖方向,冷空气较强,主要以大风、降温过程为主。二是冷空气团从西伯利亚方向过来,也会带来大风降温的天气,但强度不如前者。还有一种,是从西路过来的冷空气,比如从冰岛起程,经欧洲地中海,向西向东而来,这类冷空气容易带来大范围的降雪过程。
他说:“我国今年连续出现降雪过程,就是由于从西路来的西南暖湿气流,与东路贝加尔湖以东的冷空气在黄淮、江淮、江南北部一带相遇,再加上黄淮一带暖湿气流比较活跃,容易出现大的暴雪天气。”要是换在我国北方,这次大范围降雪无论从降雪量还是持续时间来说,都并不稀奇,但是在南方一些地区却造成了数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一遇的灾害。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南方广大地区防寒机制相对薄弱。
李维京建议,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除了加强建立江南方地区的防寒机制,积极做好灾害防御措施外,还要提高公众对暴风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他认为,应对极端天气,气象部门责无旁贷,要做好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雪灾害成灾因素复杂,对雨雪预测预报难度也不断增加。
(节选“新华网”)
5.对于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长时间大规模降雪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今年大气环流异常,从极地等方向过来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易使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
B.今年副热带系统偏强,并且位置又偏西偏北,这样就易于暖湿气流北上,使从冰岛自西向东而来的西南暖湿气流得以源源不断地向北部地区输送。
C.冷暖空气在我国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地带交汇,再加上黄淮一带暖湿气流比较活跃,这就为我国南方山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创造了有利条件。
D.我国入冬以来大气环流稳定少变,西南地区的暖湿气候和冷空气一直持续在北纬30度附近,尤其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让这种雨雪天气持续时间较长。
6.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入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普降大雪,无论是从降水量还是从降雪持续时间来看都是比较罕见的,有的地区其至是百年一遇。
B.在短短15天之内就有三次降雪过程,而且每次降雪都持续时间较长,降雪范围较大,这种现象在我国南方是鲜有发生的。
C.我国这场大雪灾与正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拉尼娜”现象的表现形式就是赤道中东太平洋上海温偏低。
D.这种雪量大、范围广的降雪在我国北方并不少见,但在南方一些地区却造成罕见的灾害,主要原因是南方广大地区防寒机制相对薄弱。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当年冬季和次年春季,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就会偏低,必然出现大范围降雪,发生灾害。
B.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雪灾,是由从西路过来的冷空气造成的,因为这类冷空气容易带来大范围降雪过程。
C.如果能建立有效的防寒机制,做好灾害防御措施,提高防范意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D.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冰雪灾害成因越来越复杂,今后气象部门难以做好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工作。
5.B 6.C 7. C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无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的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②可对于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③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④美丽如醇酒,越久越香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增强青少年识别利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能力,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B:“十一”黄金周期间,奥林匹克中心区将推出奥运图片展览、奥运规划建设成果展、闭幕式部分道具展、奥运精品图片展、中国故事小屋、“福娃流动秀”和“北京礼物-2008北京旅游商品展卖周”等系列活动。 C:今年的沙尘暴提高了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重要性的认识,仅一个春季全县就植树造林3700多万棵,其中防风林和果树10500棵。 D: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为保证乳制品安全,有关部门采取了进一步加强监管。
阅读下面的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篱笆那边
狄金森
篱笆那边
有草莓一棵
我知道,如果我愿
我可以爬过
草莓,真甜!
可是,脏了围裙
上帝一定要骂我!
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
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
这首诗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许多境况,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60分)按照高考评分标准阅卷
请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两个句子。(以下句子,任选其二)(6分)
王维的诗是乡村牧童的短笛,清新而优雅。
李白的诗是
杜甫的诗是
白居易的诗是
陶渊明的诗是
要求:写出诗人的创作特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缺修辞手法,每句扣1分)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顺序应该是(只将排列后的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处)(4分)
中国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主体为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 ,形似 ,又似 ,图案如行云流水,和谐生动,充满运动感,象征 ,表达 。
①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的愿望
②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中国结”
③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④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
④②③①(4分)(顺序错一个不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春节的祝愿
林非
每当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之前,整个中国土地上的任何一座火车站,几乎都里里外外地挤满了狂潮汹涌的人群。多少南来北往旅客,摩肩接踵地簇拥在一起,慌__焦灼地观望着远处的动静。偌大的广场上,竟找不见一丝空隙;人们轻轻喘气的声音,也相互都聆听得如此真切和沉重。
混杂在这乌云滚滚般瞧不见头尾的人群里面,就算你心急如焚,想立即赶回故乡去,紧紧偎依在父母的跟前,此时此刻也只能慢吞吞地向前移动,这黑压压的一片围住了你的旅客们,哪里容得你迅捷地迈开自己的步伐,稍微地不留神一点儿,就会踩伤别人的脚丫。多少大声喧哗的壮汉,和微微叹息的少女,都升腾出了一阵阵惶恐不安的声浪,担心着能否挤进那狭仄的月台,乘上那短促的列车。只要能侥幸地迈进车厢的铁门,就算是整日整夜都站立在摇晃时走道里,也真是求之不得,成了天大的福分啊!
就在这些拥挤得水泄不通的车站内外,荡漾着多少人们悲怆或欢乐、忧伤或喜悦的音调。为什么都愿意这样争先恐后,纷纷投入那杂乱的人群,饱尝着旅途的劳苦与艰辛?不就是为了要在这祖祖辈辈世代相传的春节期间,合家笑脸盈盈地团聚在一起?
有哪一个炎黄子孙,不曾在自己的心里,深深地留下春节的记忆?从天真烂漫的童年,就领略了它甜甜蜜蜜的滋味。屋子里挂起金光闪闪的壁幛,窗门上贴着大红大紫的剪纸。兄弟姊妹奔跑在庭院里,提心吊胆地燃放着冲向蓝天的爆竹。多么疼爱自己的父母,正翻尽了花样在烹煮鱼虾和猪羊,年糕蒸上笼屉了,饺子也经下锅了,然后就吆喝和张望着自己,快欢欢喜喜地咀嚼那满桌的佳肴美味。瞧见父亲炯炯的眼神里,似乎闪烁着更亲切的光芒;咂摸母亲温柔的亲吻中,似乎蕴藏着更深沉的关爱。多么令人心醉的春节啊,乡村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去田野的阡陌间游荡,对着飞翔的云彩大声地呐喊和歌唱,城镇里的孩子们,却涌进了人山人海和锣鼓喧天的庙会,买一串冰糖葫芦,慢悠悠地咀嚼,再去看一场热热闹闹的好戏。
春节里种种热闹和欢乐的景象,也许是童年生涯中留下的最鲜明的回忆。在混沌未开的日子里,充满了多少美丽的幻想,哪里会知道人世间竟还有着残忍与酷烈的争斗,哪里会知道最冬爱自己的父母,正遭受着无穷的煎熬,他们只让那凶狠与鬼崇的魔影,冲撞和啃噬着自己的心灵,却嘤嘤笑语地抚慰着儿女们,使他们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氛围里。怎么能让童真未泯的孩子,匆促地去品尝人世间那结背弃了仁义的阴霾?还来日方长嘛,尽量推迟着别让自己心爱的儿女,早早地去面对纷繁复杂和惊心动魄的人寰,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匆匆忙忙赶回家去的多少人们,自然是早已度过了纯真的童年,浪迹于天涯海角,在艰辛谋生的日子里,早已尝遍了甜酸苦辣的滋味。是潇洒地置之脑后,抑或沉重的积压在心头?人总得正气凛然地活着,总得欢欢喜喜地奋斗下去。已经劳界和奔波了整整的一年,还是快抓紧这几天的假期,火速地赶回父母身边,重温那民间最暖人、最纯洁和最无私的亲情。
记得我曾踯躅在巴黎的罗浮宫里,欣赏着那几幅描摹亲子之爱的油画时,有一位刚取得了法国籍的吉林朋友,从画面上浓浓的亲情中,竟想起温馨和欢乐的春节来,悄悄地跟我诉说着童年的岁月。他还说起自己曾在美国旧金山的华人街,瞧见过多少狂舞着龙灯的队伍。也许是那些远离故土和漂洋过海的人们,已尝尽了世间的沧桑,深深地知悉在金币丁当的__中,海誓山盟的情侣,竟可以不再理睬;亲密无间的朋友,也变得反目成仇,因此才会苦苦思念着淳厚的匀俗和纯洁的亲情。这位沉稳与博学的中年朋友,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他父母对于自己无私的爱心,浑厚和深沉地支撑着自己的生存,鼓舞着自己在这个世界勇敢地闯荡下去。
“怎么能够让这种无私的爱,扩大到整个世界中去呢?”他执拗的眼光依旧盯住那挂在墙上的油画,拍击着心灵的波涛却早已飞越了关于春节的回忆,不住地探询着这迷人的话题。
14.文中前三段从春节来临前的火车站写起,怎样渲染人们回家时的迫切心情?(4分)
答:
15.人们为什么要不辞辛苦,在春节回家团聚呢?请概括文中所述的理由。(6分)
答:
16.文题《春节的祝福》,请从文中出祝愿的具体内容,并说说作者作这样祝愿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
17.文章第七段写海外华人的诸多语言片断,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4.通过场面的拥挤,人们的慌张焦灼(心急如焚)的心理来渲染的。(两点,各2分)
15.①因为每个人都在自己心里,深深地留下童年过春节的回忆,留下过甜甜蜜蜜的滋味;②人们在艰辛谋生的日子里,尝遍了甜酸苦辣的滋味后,更渴望寻找到民间最暖人、最纯洁和最无私的亲情,来抚平心灵的创伤,增强闯荡世界的勇气。(各3分)
16.作者的祝愿是:让传统春节中这种无私的爱(或写纯厚的亲情和纯洁的亲情),扩大到整个世界中。(3分)
原因是:现在很多人在金钱__中,丧失了亲情,丧失了无私的爱。(3分)
17.①通过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表明中国春节所表现出来的淳厚习俗和纯洁无私的亲情,是海外华人思念故乡的情感出发点;
②行文中,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文章中心,而是借华人之口呼唤人间真情和无私的爱,从而深化了主题,体现含蓄隽永的特点。(各3分)
默写填空(5分,两题任选一题)
(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其志洁, ;其行廉, 。
(司马廷《屈原列传》)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变形记》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小说家 。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举类迩而见义远 故其称物芳 故死而不容 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之未远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 晓来谁染霜林醉 奥地利 卡夫卡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塞上曲①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从来幽并②客,皆向沙场老。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莫学游侠儿③,矜④夸紫骝⑤好。
【注释】①塞上:在今甘肃固原县东南,为关中四关之一。②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湖北、山西以及陕西一部分。③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的人。④矜:骄傲自夸。⑤紫骝:骏马名。
(1)诗句“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表现了幽并客什么样的情怀?首联从哪些方面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
(2)后四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
答:
(1)表现了幽州、并州的健儿们个个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奔赴疆场,以保家卫国老于沙场而感到骄傲的豪迈之情。首联选取富有边塞特征的意象,从听觉、视觉的方面,描绘了塞外秋天凄凉、萧索的景象,以悲凉的气氛反衬幽、并健儿的豪迈之情。(两问各2分)
(2)后四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人巧妙地将幽并客与游侠儿进行对比,使他们的精神境界自然得到表现,作者对幽并客的豪迈的赞赏和对游侠儿的自夸的批评也表现得非常鲜明。(两问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