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 华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
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xiòng,远)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通“掠”,擦过)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注]任华,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亦曾任桂州刺史参佐。平生服膺李白,思慕谪仙,性情耿介,狂放不羁。宗判官,即宗衮,是作者的好友。
22.文中的“京师”是指唐代都城 。(地名)(1分)
23.作者之所以起笔就抒写大丈夫的四方之志,继而又详写了自己与宗衮的离合之迹,究其原因,均暗合了文中的“ ”二字。(2分)
24.对“二三子出饯于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几个夫子外出在野外为宗衮设宴。
B. 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
C. 你们几个夫子外出到野外为宗衮饯行。
D. 你们几个朋友出城在野外为宗衮设宴。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霜天如扫,低向朱崖――融情入景,勾勒深秋阔远的景象。
B. 尖山万重,平地卓立――笔墨简约,凸显桂林的尖山异峰。
C. 黑是铁色,锐如笔锋――绘色绘形,描摹桂林山峰的奇绝。
D. 喷入沧海,横浸三山――虚实相生,状写奔泻入海的江水。
26. 作者以“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一句收束全文,究竟妙在何处?请你作一简要评析。(80字左右)(4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13:09:02
免费下载:《2011年南汇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Word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 华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
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xiòng,远)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通“掠”,擦过)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传说中的海外三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注]任华,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亦曾任桂州刺史参佐。平生服膺李白,思慕谪仙,性情耿介,狂放不羁。宗判官,即宗衮,是作者的好友。
22.文中的“京师”是指唐代都城 。(地名)(1分)
23.作者之所以起笔就抒写大丈夫的四方之志,继而又详写了自己与宗衮的离合之迹,究其原因,均暗合了文中的“ ”二字。(2分)
24.对“二三子出饯于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几个夫子外出在野外为宗衮设宴。
B. 我们几个朋友出城到野外为宗衮饯行。
C. 你们几个夫子外出到野外为宗衮饯行。
D. 你们几个朋友出城在野外为宗衮设宴。
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霜天如扫,低向朱崖――融情入景,勾勒深秋阔远的景象。
B. 尖山万重,平地卓立――笔墨简约,凸显桂林的尖山异峰。
C. 黑是铁色,锐如笔锋――绘色绘形,描摹桂林山峰的奇绝。
D. 喷入沧海,横浸三山――虚实相生,状写奔泻入海的江水。
26. 作者以“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一句收束全文,究竟妙在何处?请你作一简要评析。(80字左右)(4分)
本题关键词:成本费用责任归属,归宗牌降脂胶囊,宗气不足,阅读训练,阅读中枢,第12肋斜,不成文法,阅读新知法,损其有余,补体成分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