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今年的4月22日是第3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从节约资源做起”。确定这样一个主题,目的是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全面运用人脸识别系统。人们在进入奥运场馆时会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安全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各类“危险人物”。 C:称歌迷为“粉丝”本无恶意,却让人们有意无意地把歌迷当作某种舞台装置似的“物件”,漠视他们也有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期盼。 D:省统计局最近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数与前年相比增加了50万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因而比前年增长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归纳要点,分析问题(15分) 加试题

一些公务员的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这是现实问题。一些人一踏进政府机关的门槛,只要手中有了一些小小权力,就有些飘飘然,办起事儿来就喜欢摆谱,打官腔,摆架子,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这也是公仆少了官多了的根源所在。

如果我们把解决这一问题寄托在民众的监督和问责上,很可能会失望。一是在我们这些公务人员面前,民众的声音还处于相对的弱势。虽然我们强调民众有问责权,有监督权,可这种权力如何去表达,去体现。谈起来容易,但执行起来比较模糊,很显然这要依赖我们监督环境的逐渐成熟;另一方面,民众能决定那些混在“公仆”队伍中的“非公仆”的去留吗?在现行制度下,公务员被很多人当成“金饭碗”,只要进了政府的门,不犯什么大错,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干到退休。民众的意见并不能决定公务员的去留、职务晋升。所以,要想公务员成为“公仆”,既要把住“公务员”的入口,坚持“逢进必考”,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应严格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只有这样公仆才能多起来,公务员的形象才能好起来。

6.为什么不能把解决“公仆少了官多了”的问题寄托在民众的监督和问责上?试从两个方面加以归纳。(6分)(答案不超过40个字)

7.解决公务员“有权无责”的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9分)(答案不超过60个字)

6.(1)在公务员面前,民众的声音还处于相对弱势。

(2)在现行制度下,民众的意见不能决定他们的前程。

7.(1)健全选拔考核任用机制,严把“入口”关。

   (2)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

(3)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公务员摆正自己的位置。

《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根据你对《红楼梦》的认识,说说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作用。(5分)加试题

刘姥姥的作用有二:(1)结构上的作用。借助刘姥姥小说引出故事、推动情节、提示结局、贯穿始终。一进荣国府,是故事的开端;二进荣国府引出贾府的衣食住行方面的介绍;三进荣国府,搭救巧姐,以报当年救济之恩,同时亲眼目睹贾府的衰败。

(2)意义上的作用。刘姥姥所代表的是自给自足的平民世界,相对于贾府所代表的浮华奢靡的贵族之家充满了新鲜感。刘姥姥的到来,整个贾府的贵族小姐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同时也成为贾府生活的一种参照,整个社会另一个层面的生活的表现。

杜甫诗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如此的感叹?请简要概括。(5分) 加试题

秋风五丈原:诸葛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蒋琬、费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加试题

A:《边城》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了人性的善良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B:《老人与海》作者海明威,英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长的作品,但含义丰富,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书。 C: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粲》、《天狗》、《炉中煤》等。 D:《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著名独白,它表现了哈姆雷特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思想斗争。作者在哈姆莱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10分) 加试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用斜线(/)为文中没有断句的地方断句。 (6分)

颜 渊 曰 请 问 其 目子 曰 非 礼 勿 视 非 礼 勿 听 非 礼 勿 言 非 礼 勿

动 颜 渊 曰 回 虽 不 敏 请 事 斯 语 矣

2.结合所学,回答问题。(4分)

(1)《论语》的主要内容是 (2分)

(2) 这段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

(2分)

1.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一切都按着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全在于自己,还能靠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资质迟钝,让我照这些话去做吧!”

2.(1)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2)克己复礼或者依礼而行。

请以“敢于说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许多原子核的运动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如果把物体放置磁场,原子核可以在磁场中旋转。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物体内部精确的立体图像。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不一样。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不必兵贵神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优越性,使得这项新的影像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7.对“无线电射频脉冲”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作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共振的产生,同时吸收能量。

B.它在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时,能引起氢原子核在磁场中旋转,导致原子核旋转频率的改变和射电信号的发出,同时释放能量。

C.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停止后,氢原子核会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释放能量。

D.它能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和能量变化,停止后,射频脉冲会按特定频率把射电信号和能量释放出来。

18.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属于磁共振成像原理内容的一项是(3分)

A.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

B.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C.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恢复原状当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D.分析被电磁波照射后的原子核所释放出来的电磁波,就可得知该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

19.说说你文中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说说相对于X.射线和C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疗上的优越性。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C             

18.B

19.当处于特殊磁场中的人体接受的无线电射频脉冲终止后,体内氢原子核会发射出共振波显示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这种图像能帮助医生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20.①X射线和CT对人体细胞伤害明显,故要兵贵神速,相比之下磁共振比较安全,特别是对颅脑、脊椎、脊髓等娇贵部位的检测,更适用磁共振。②它可以不用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③X射线和CT等提供的是平面的图像;磁共振成像技术能产生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它不仅使人类获得非常重要的疾病诊断工具,还会对外科手术的正确施行提供帮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论苦难

对意义的寻求是人的基本需要。当这种需要找不到明确的指向时,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弗兰克称之为“存在的空虚”。这种情形普遍地存在于当今西方的“富裕社会”。当这种需要有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人就会有受挫之感,弗克兰称之为“存在的挫折”。这种情形发生在人生的各种逆境或困境之中。

寻求生命意义有各种途径,通常认为,归结起来无非一是创造,以实现内在的精神能力和生命的价值;二是体验,藉爱情、友谊、沉思、对大自然和艺术的欣赏等美好经历获得心灵的愉悦。那么,倘若一个人落入了某种不幸境遇,基本上失去了积极创造和正面体验的可能,他的生命是否还有一种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般是靠希望活着的,即相信或至少说服自己相信厄运终将过去,然后又能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然而,第一,人生中会有一种可以称做绝境的境遇,所遭遇的苦难是致命的,或者是永久性的,人不复有未来,不复有希望,这正是弗兰克曾经陷入的境遇,因为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战俘来说,进煤气室和焚尸炉几乎是不可逃脱的结局,我们还可以举出绝症患者,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个相关例子。如果苦难本身毫无价值,则一旦陷入此种境遇,我们就只好承认生活没有任何意义了。第二,不论苦难是否暂时的,如果把眼前的苦难生活仅仅当作一种虚幻不实的生活,就会如弗兰克所说忽略了苦难本身所提供的机会。他以狱中亲历指出,这种态度是使大多数俘虏丧失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他们正因此而放弃了内在的精神自由和真实的自我,意志消沉,―蹶不振,彻底成为苦难环境的牺牲品。

所以,在创造和体验之外,有必要为生命意义的寻求指出第三种途径,即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一切zōng jiāo 很重视苦难的价值,认为通过受苦,人得以救赎原罪,进入天国(jī dū jiāo ),或看破红尘,遁入空门(fó jiāo )。与它们不同,弗兰克的思路属于古希腊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他指出,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不会轻易丧失。而且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17.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弗兰克认为,苦难可显示人的品质乃至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

B.zōng jiāo 认为苦难能救赎原罪,进而进入理想境界。

C.苦难的意义在于受难的人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

D.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意在自谦缺少承受苦难的品质和尊严。

1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寻求生命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创造和体验。

B.人一旦陷入绝境,苦难便没有任何意义。

C.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远比任何苦难更有力。

D.承受过苦难的人,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19.根据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弗兰克所说的“存在的挫折”指的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另举一个事例,说明“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C   

18.C(A项,应为“通常认为,寻求生命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创造和体验”;D项,应为“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19.“存在的挫折”是指发生在人生各种逆境或困境中的(2分)、对生命意义内寻求有了明确的指向却不可能实现时(2分)所产生的受挫的感觉(2分)。

20.示例:苏武牧羊,茹毛饮雪,苦难至极,但他没有屈服,从他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个人的高尚品质,还看到了高扬的人类尊严;苏武因此也深受后世景仰。(举布鲁诺、圣雄甘地等为例亦可)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苏轼《赤壁赋》)

(3) ,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4) ,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6)知者不惑, 。 (《论语》)

(7)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

(8)青泥何盘盘, 。(《蜀道难》)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千呼万唤始出来         (4)世事洞明皆学问   

(5)渚清沙白鸟飞回         (6)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8)百步九折萦岩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