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附加题
A:《雷雨》的作者曹禺把三十多年间发生过的事情,集中地放在周公馆的客厅里重现,时间只是从当天中午延至午夜,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展开戏剧冲突。 B:《家》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钰。梅郁悒,瑞钰贤惠,鸣凤善良而柔中有刚,虽然性格不同,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C:在艺术上,《女神》的艺术风格是多样化的统一,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它强烈的感情、唯美的艺术形象等对当时和后来的浪漫主义诗人产生重要的影响。 D: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充斥着残忍、__,但在对欧也妮这一形象的描述中,我们也感受到了抒情气氛,感受到了一丝温馨。E.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斗鲨”情节中有一句:“吃吧,星鲨。做你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一个人吧。”反映了老头儿对鲨鱼抢食“那条死鱼”无可奈何的内心世界。
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附加题
21.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中划线处断句(限6处)。(6分)
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
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22.简要说明《大雅》《小雅》《诗》这三者的关系(2分)
23.写出这段文字中“相如”的全名和朝代。 (2分)
21.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22.《诗》中包括《大雅》、《小雅》( 或《大雅》和《小雅》是《诗》的一部分)
23.司马相如 汉代
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比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而“跨越雷池”,则往往是一种思想的突破、行动的尝试、探索的实践,都将面临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请以“跨越雷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文一定要拉开分数差距,坚决不打保险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各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一点突出或多点涉及者均可。
③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不超过30分。
⑤基本分为52―55分。基本分是指符合“三基本”作文应得到的分数。根据达到与否及程度,向上向下作较大的浮动。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 。 ,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6)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6)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每句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句不给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将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楚不敢言。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狱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诮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护弗遣。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治界河事。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数乞谢事。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赠太子太傅,谥曰文恭。
(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有删节)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左右复问 辟:使……避开
B.苟有过,盍不早正 盍:何
C.泾卒固悖慢 悖:谬误
D.宿以老,数乞谢事 事:事情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胡宿清谨忠实的一组是(3分)
①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②宿取具狱阅,探其本辞
③筑石塘百里,捍水患 ④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⑤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 ⑥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宿在做宣州通判时,有一个将“囚犯”判为死刑的的案件,经过他单独而仔细地审问,终于弄清事情的真相,使这一冤案水落石出。
B.胡宿在担任湖州知府时,一些官员对前任太守花钱大兴学校,待其离任时,又“疑以为欺”,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胡宿毫不留情地进行责备。
C.在处理泾州卒欲作乱一案中,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当面对胡宿义正词严的告白时,包拯就将相关官吏赶走了事,免得授人以柄。
D.对于“北方”、“捕鱼伐苇”、“侵诬尺寸”引发的争端,胡宿主张“外和”,不必动用军事力量,必要时让地方官员用文书向对方申明即可。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宿疑而讯之,囚惮楚不敢言。(3分)
(2)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3分)
(3)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3分)
6.D(事,职务,官位)
7.D(①③勤政为民)
8.C(“包拯本不想袒护相关官吏”不对,包拯是想袒护相关官吏的;“赶走了事”不对,而是立即对相关官吏作出处理。)
9.( 1)胡宿怀疑案件有问题,就审问囚犯,囚犯因害怕遭受杖刑不敢说出真相。(得分点:讯,审问;1分。楚,遭受杖刑;1分。句子通顺1分)
(2)却暗__观,等待他离开时就指责他。(得分点:阴拱以观,暗__观;1分。俟,等待;1分。非,指责;1分)
(3)忧患来的时候,大多隐藏在隐蔽细小的地方,生于人们不重视的地方。(得分点:之,用在主谓之间,“忧患之来”,译成“忧患来的时候”;1分。隐微,隐蔽细小的地方;1分。忽,不重视的地方;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归纳要点,分析问题(15分) 加试题
我国不少地方公车私用的现象不在少数,目前公车真正用于公务的仅占1/3左右,加上车辆超编、超标、维护费用昂贵等问题,使公车成为我国最大的公务消费开支之一。这种腐败早已引起公众不满。
公车在养护过程中吃回扣、赚差价现象也大量存在。专家估算,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 (含司机工资、福利)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
据了解,我国党政机关超标购车,利用权力超编用车的现象很普遍。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约有350万辆公车,每年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面对这种现象,“车改”呼声四起。各地的公车多数采用“卖公车、发补贴”的改革方式,即所谓一步到位的“货币化”模式,补贴标准从300元到2000元不等。但货币化改革产生了新腐败。因为尽管这种模式符合货币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照顾了不同级别官员的切身利益,但却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公车消费转变为个人补贴,相当于相关人员每个月增加了数百元乃至数千元的收入。
公务用车管理规范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如瑞典政府设计了一套公务车监控系统,在每辆公车上都装有GPS系统,并安装了带有“公务”和“私事”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任何人用车时必须按下两个按钮中的一个,车才能启动,如果是按“私事”键,行驶费用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扣。监督部门不定期地从GPS记录档案里抽查,如果发现按下“公务”按钮的汽车驶向商业区、娱乐场所等非工作场所,便会进行调查。
6.使用公车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不超过45字)(6分)
7.如何克服公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不超过60字)(9分)
6.(1)公车私用的现象严重。(2)公车养护过程中吃回扣、赚差价现象大量存在。(3)利用权力超编用车。(4)“车改”带来新的问题(腐败)。(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
7.(1)完善货币化模式,改公务派车为交通补贴。(2)实行公车有偿使用,超支自负。(3)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每点3分)
“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瞧瞧我忙的,那一处少了我。既应了你,自然快快的了结。”(《红楼梦》第十五回)
以上是王熙风答应净虚老尼的话,请简述她所答应之事的来龙去脉。 加试题
答: (1)长安府府太爷的小男子李衙内想娶张金哥。(1分)可金哥已与长安守备公子订了亲,张财主想与守备退亲,守备不答应,两家打起官司。(2分)净虚老尼请王熙风帮忙让守备退亲。(1分)王熙凤派手下(旺儿)假托贾链名义。叫人写了一封信请长安节度使摆平此事。(1分)
“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5分) 加试题
对联所写人物为关羽(1分)。上联说的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的故事。(2分)下联说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2分)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加试题
A:《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__,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风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 B:《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西蜀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是西蜀诸葛亮。 C:《欧也妮•葛朗台》中,到密室中拿一把金路易送给欧也妮的情节表现了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另一个侧面:狡诈。 D:《老人与海》中,老人尽管最终是失败了,但他毫不退缩,敢于斗争,充分享受到胜利者的欢乐,体现出人的尊严。E.《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文言文阅读(10分)加试题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6分)
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
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2.请说说子贡回答齐景公所用的方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断句(6分)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该断而未划的,错一处扣1分,扣满6分为止;其它可不考虑)
2.子贡回答齐景公所用的方法(4分):子贡用打比方(类比)的办法(2分),将少长贤愚皆知道天很高,却无法说出天究竟有多高,来比喻孔子的贤能谁都无法说得清。(2分)
齐景公问子贡:“你的老师是谁?”子贡回答说:“我的老师是仲尼。”齐景公问:“仲尼有才干吗?”子贡回答说:“有才干。”齐景公问;“他的才干怎样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有才干,却不知道才干怎么样,这行吗?”子贡回答说:“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天很高。天有多高呢?都说不知道。因此知道仲尼有才干却不知道他的才干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