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C(克:能够、得以)
10.D(A.其,前一句代词,他、他的;后一句表祈使、商量语气,千万、一定。B.以,前一句连词,表修饰;后一句介词,用。C.之,前一句为主谓之问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句为定语后置的标志。D.而,连词,表转折意。)
11.B(②是说安积认同陈襄的看法③是说陈襄不同意王安石新法中的青苗法,与兴学无关⑤是说富弼看重陈襄。)
12.A(陈襄只是被授为浦城主簿一职,代行县令职事。)
13.(1)译文:听到的人开始都嘲笑他,但先生不为所动,越发坚定地亲身践行,求学的人也渐渐被教化。(大意1分,“笃”1分,“学者”1分.“化”1分,共4分)
(2)译文:因为这些小人的谗言,使得生员们最终不能听闻大道,我深以为耻。(大意1分,“遂”1分,“耻”1分,共3分)
(3)译文:将要离任时,在国库中得到杂收的无名钱几百万,于是用来偿还多年来拖欠的官府租税。(大意1分,“以”1分,“逋”1分,共3分)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朱春祥咬着牙坚持,让孩子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感觉声带的_____,另一只手放在唇边感受气流的进出。②其中的_____,谁又能知道,只有他一人明白。③苏东坡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A:震动 委屈 独树一帜 B: 震动 委曲 不落窠臼 C:振动 委曲 独树一帜 D: 振动 委屈 不落窠臼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蕴藉 参议院 融会贯通 陈词烂调 B: 渲泻 炒鱿鱼 自行其是 民生凋敝 C: 坐镇 捅娄子 声名鹊起 珠光宝气 D: 辑拿 候车室 大有裨益 独当一面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为了追求舒适,放弃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坚守;有的人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放弃了对道德阵地的坚守;有的人为了金钱,忘掉了党性、人性……
请以“追求与坚守”为话题,写一篇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作文按高考标准评分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创作中“间离”的作用(25字以内,4分)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讨言”“经历过一场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不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更大灵活性,留下了放大的艺术创造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答:小说创作中“间离”的作用是
给作者和读者分别留下创作和二度创作的自由。
填写空缺部分(8分)
(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奥地利小说家 ,善于运于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提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其代表作为 。
(2)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旅夜抒怀》)
(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 。(《春夜洛城闻笛》)
(4)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著《史记》是“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1)卡夫卡《变形记》(2)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4)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9. B(俾:使)
10. B(与:①介词,对,向;②介词,跟,同。A. 以:介词,用。C. 之:助词,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D. 所:助词,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
11. C(②表朱熹重视教育,③为王淮奏请让朱熹改任他职,④表朱熹的耿直、倔强性格)
12. D(被免职的应是朱熹,蔡元定应是朱熹的学生)
13. (1)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3分)
(2)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4分)
(3)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6.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了“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7.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和为贵”的思想。
8、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
D.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6、D(D项由第一自然段可知,是对该段主要信息的概括。A项主要信息在第一段,正确的信息是孔子创立的儒学“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并没有忽视该哲学思想。B项“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等内容,不是孔子所创建的,“隆礼”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文中也明确表示不是孔子所创造的,“尚中道”也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尧舜时期就已存在,故该项错。C项的表述只是一种现象,并没有体现儒学思想的内涵,答非所问,故该项错。)
7、D(该题信息涉及到第二、第三、第四三个自然段,涵盖了孔子儒学的内容。D项见第四自然段,是孔子对中道思想的理解。A项信息在第二段,礼教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到了西周的周公才编制礼乐,故该项中说“‘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错。B项信息在第三段,“仁政”的主张是孟子提出的,张冠李戴。C项信息在第四自然段,该项中前提条件错,唐尧舜时期不是春秋时代,故该项错。)
8、D(D项信息涉及到全文,是对文中主要信息的正确概括。A项信息在第二段,“唯一保证”错误;“始终起着积极作用”错误,原文是说“曾产生过积极作用”,故该项错。B项信息在第四段,“中庸、过、不及”是指事物发展的三种形态,不是指人,故该项错。C项信息在最后一段,“贯彻中国孔子全部的哲学思想”错误,原文只是说要“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而不是全部的哲学思想,扩大了范围,是对文中信息的错误理解。)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潘基文在12月14日的宣誓仪式上发表讲话说:“他秉承《联合国宪章》,按照忠诚、严谨、公义的原则要求自己,努力使联合国不负全世界人民的厚望。” B: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过。 D: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为我国计算机汉字照排系统发明人,王选以一项发明 了一家企业的基业,更波及一个时代,使中国印刷业划时代地“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产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②甲
A:联赛最后两轮的各场比赛,足协全部延聘外国裁判员,尽管这 是一个好办法,但为了杜绝假球,也只能选此下策。③在近代科学论中, 是在经验论派 在唯理论派那里,我们都常常碰到这种看法:人类经验的原始材料是处在一种无秩序的状态之中的。 A.造就 未尝 无论 以及 B:成就 未尝 不管 还是 C:造就 未必 无论 以及 D:成就 未必 不管 还是